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57|回复: 0

[进深篇6关于奉献] 受洗,新的出发(上)

[复制链接]

1105

主题

119

回帖

4588

积分

特训组

积分
4588

社区QQ达人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6-8-1 22: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受洗,的出发(上)





从圣经而来的,照亮这世代的亮光


期刊主题 | 棕树

时值盛夏,满目苍翠,正是植物生长繁茂的季节。

烈日炎炎,并不乏狂风骤雨,却促使生命走向成熟。

我们属灵的生命也是在逼迫与苦难中,靠圣灵的恩典,不断强健与成熟起来。

夏季是四季中最适宜受洗的季节。大多数教会都在这个季节为慕道友举行浸礼。

受洗是非常圣洁而重要的仪式,所以必须对其有彻底的理解。



绪  论:献给在真理上犹豫不决的人
第一部:一定要受洗吗?
第二部:去天国的两个条件
第三部:如何受洗?
第四部:什么人能受洗?
第五部:天上指出的方法
第六部:需要再次受洗的理由和目的
第七部:受洗不是外在形式
第八部:何时受洗?

献给在真理上犹豫不决的人

我们出生在世,对未来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后归回尘土。我们因这个决定,要么获得再次永远活着的特权,要么就会永远死去而归为无有。

这个决定就是——是否跟随耶稣的话语?很多人无法实际感受到这个决定的重要意义,就这样活在世上,倾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追求那些必朽坏之物。

《圣经》中充满了上帝的应许、丰盛的祝福以及未来的蓝图。有关天国的美好描述使阅读之人向往更佳美的乐境。天使的颂赞以及那永远的歌声足以感动我们的心。

但是很多人徘徊于天国的门前,最终坠入了永远的灭亡,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没有下定决心。他们犹豫不决。他们因眼前世界的美好或罪中之乐而无法勇敢地做出决定。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这一个决定将会为自己的未来带去何等不同的结果……本篇文章是为这些人所写的。

以下列举了关于大家必须迅速决定跟随耶稣和《圣经》话语的理由:

1.   内心获得平安

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

当我们信赖上帝,并且按照他的话语生活时,首先我们获得的祝福就是心灵的平安。这样的人无论遭遇什么事都不会胆怯或不安,心中拥有惊人的平安。这种平安不是做什么事情都情绪激昂,没什么思想斗争。这是上帝赐予的特别恩典,是从罪责感中得释放的真安息。

2.   享受获得圣灵的祝福

“我们为这事作见证;上帝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徒5:32】《圣经》应许了要有圣灵赐给那些顺从上帝之人。圣灵会供给我们真正的智慧,帮助我们认识上帝而进入永生。《约翰福音》14章15-16节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

人们无法理解圣灵的福惠。圣灵的作为是上帝的恩赐中最大的一个礼物,能保守我们脱离撒但和罪恶势力的攻击。

3.   获得真正的幸福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Happy ye are if ye do them)”【约13:17】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

幸福来自上帝,上帝希望我们幸福,希望我们的人生丰盛。

4.   《圣经》应许有永生和天国

“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来11:16,24-26】

大家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将来耶稣再来进行赏善罚恶的时候在哪里呢?

5.   获得饶恕,以及从罪责感中得释放

“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2:37-38】

“现在你为什么耽延呢?起来,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徒22:16】

6.   若是犹豫不决,亮光就不会继续赐下

“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约12:35-36】

我们拒绝亮光或是迟疑不信的时候,我们的良心就会逐渐刚硬,最终顽梗到圣灵无法动工的地步。就如光所散发的热能融化奶油,但却会让泥土变得更加坚硬。

7.   拒绝亮光就会陷入虚假和黑暗

“这不法的人来,是照撒但的运动,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并且在那沉沦的人身上行各样出于不义的诡诈;因他们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故此,上帝就给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爱不义的人都被定罪。”【帖后2:9-12】

如果在拒绝或接受真理的事情上犹豫不决,内心会变得黑暗,最终就陷入到异端和虚假之中。

8.   若继续拒绝亮光,最终就会陷入到亵渎圣灵的罪中

“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太12:31-32】

不断拒绝圣灵的声音,最终心灵就会达到无法被饶恕的状态。

9.   我们必须考虑——给周围人带来的影响

我们不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我们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我们如果在信从真理的事情上犹豫不决,就会给妻子(或丈夫)以及孩子带来深远且严重的影响。我们要么是促进家人的得救和幸福,要么就是拦阻了他们的得救和幸福。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给所接触到的家人和邻舍带来诸多的影响。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在对待上帝话语的事情上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呢?是否以喜乐的心接受并结出了果子呢?还是因各种理由而犹豫不决,使心中长出了荆棘,并产生了很多带来阻碍的石头呢?是否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信耶稣并悔改呢?是否踌躇着要不要屈服于真理呢?让我们以喜乐的心接受救主并且受洗吧!

今天就是得救的日子,今天就是蒙恩典的日子。其实,明天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保障。我们今天活着所拥有的生命就是上帝的恩赐。在我们没有做出决定而犹豫不前的时刻,魔鬼就已经差来乌鸦叼走了真理的种子。

正在犹豫是否受洗的人啊,正在推延完全屈服于真理的人啊,请想一想十字架上的牺牲和爱吧!请想一想上帝为了拯救我们做了什么吧!



受洗,新的出发
part 1 &#8226; 一定要受洗吗?

受洗的真正含义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必须受洗才能得救吗?”您会怎么回答呢?人们很容易就能说出数百个答案。

有人说,必须受洗才能得救;有人说,必须浸入水中三次才是真正的受洗;有人说,头上点几滴水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必须把水浇在身上,而且身体要后仰浸入水中才是真正的受洗……

“如何给人施洗?必须是怎样的人才能受洗?”关于这些问题的各种讲道开始出现在教会中。虽说每个教会的洗礼方式都声称是根据《圣经》的,但是教会中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说法呢?为什么读着同一本《圣经》却会出现混乱呢?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有人主张,要全身浸入装满玫瑰花的巨型水池才是真正的受洗。巴尔的摩市的某位牧师宣称,受洗的信徒要用湖泊的水洒在身上。有些牧师在超市遇到信徒用可口可乐为他们施洗。

无论是哪种说法,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人们对于《圣经》中有关受洗的教导太无知了。他们对于“得救”的概念源于异教,也是不符合《圣经》的。我们必须小心这些属人的道理。唯独要按照《圣经》所教导的方法正确地受洗。


受洗,新的出发
part 2 &#8226; 去天国的两个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耶稣教导我们进入他的国度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约3:5】

这句话是耶稣对于受洗所作出最简单明确地说明。这里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进入天国的两个条件,使任何人也不至于误解其中的含义。我们为了进入天国,必须经历这两点。

耶稣对尼哥底母所讲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从水生的”是什么意思呢?通过耶稣与这个法利赛人的对话,可以知道耶稣是以怎样的含义来说明必须重生的。3节说:“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所以,重生意味着内心的变化。耶稣在7、8节中说明了改变人心的能力。

那么我们再来查看何谓“从水和圣灵而生”的经验。“从水和圣灵而生”,在《圣经》中常常将它们描述为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经验。悔改产生于内心的变化,而受洗则是内心变化的外在表现。耶稣在《马可福音》16章16节说到:“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相信并接受救恩就意味着悔改。正如耶稣曾对尼哥底母所说的,相信救恩和受洗是直接相关的。相信靠着十字架的恩典而得救的信心,就是相信借着受洗所象征的内心得变化的奇妙经历。

有人将耶稣十字架一边得救的强盗作为例证,来主张不一定要受洗才能得救。

我们知道,《圣经》中的确没有记载这个强盗接受洗礼,其实他当时也没有机会受洗。但是如果他能够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一定会悔改所有罪恶的生活,并归还所盗之物,他会按照自己所明白的真理而度余下的人生。但是他的身体不可能从十字架上下来,所以,因他心中所产生的信心,基督顺从的生涯就瞬间注入到了他的里面,从而能够被上帝所接纳。这个强盗如果有机会本应该接受的洗礼在那时被耶稣受洗的经验代替了。

现今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处于无法受洗的环境,他也会和那个强盗一样,因基督的受洗会代替他的缺憾,而把他视为已经受洗的人一样。

比如:有一个人要受洗时,开车前往附近的湖畔……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而受洗是他内心变化的结果。但是在开车的途中,他遭遇了车祸,不幸丧生了。那么这个人得救了吗?当然了!虽然他没有浸入水中接受洗礼,但是他的心灵受了洗,可以认证他就如已经用水受了洗一样。

上帝不会要求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有机会可以受洗,就理当按照《圣经》中耶稣所教导的方式受洗。



受洗,新的出发
part 3 &#8226; 如何受洗?

上帝所认证的受洗方式有很多种吗?根据《圣经》来看,不是这样的。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5节说:“一主,一信,一洗”。

虽然世上存在各种关于“信心”和“受洗”的赝品,但是真理只有一个。那么,我们如何辨别正品和赝品呢?

唯一的答案就在上帝的话语中。“如何受洗”就决定了这种洗礼包含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使徒保罗对于这个美好的仪式所作出的说明,而它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6:4-6】

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保罗所说的这些话语中的重要意义呢?保罗将以前犯罪生活的终止说成是“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他将埋葬已死之旧人的身体表达为受洗(洗礼)。浸入水中受洗的过程象征着埋葬旧人,并以新人重生。保罗说明了这整个过程是借着与基督同死,并经历了埋葬和复活而成就的。

这对于新悔改的基督徒来说,是何等意味深长的经验啊!他们的受洗就是他们内心变化的外在证据,在众人面前决志自己将来要过顺从与得胜的生活。

那么,如何最充分的以象征意义来表达对罪死去,与基督一同埋葬并开始新的生活呢?象征这层含义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全身浸入水中,再从水里上来。那么这种受洗方式就是《圣经》中所教导的受洗吗?是蒙基督所认证的受洗吗?

虽然耶稣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但是他还是要求施洗约翰为他施洗。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或作“礼”)。’于是约翰许了他。”【太3:15】

现在我们来看耶稣在约旦河是如何受洗的。

“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可1:9-10】

这就如同好莱坞电影中的情景一般。耶稣并不是在约旦河边受洗的,而是在约旦河里。《圣经》记载到,“他从水里一上来……”耶稣是全身浸入水中后再从水里上来。

那么门徒也效法了耶稣的榜样吗?在《使徒行传》8章记录了腓利在旷野遇到一个埃提阿伯人,传福音给他并为他受洗的场景。

一位天使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提阿伯(即古实,见以赛亚书18章1节)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徒8:26-28】

这个人无法理解自己所读的话语,请求腓利为他讲解。腓利教导了有关替我们赎罪之羔羊的预言。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有古卷在此有“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地走路。”【徒8:36-39】

路加记载到,“二人同下水里去”,可见这里仔细地记录了受洗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初代教会是全身浸入水中受洗的。而且通过使徒书信和初代教会史中所出现的使徒行述,可以找到对这种受洗方式的记载,但是并没有新的方法被建立的证据。

据《圣经》记载,施洗约翰在干燥的地方工作是很艰难的。《约翰福音》3章23节写到:“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众人都去受洗。”这里的话语指出了象征着埋葬罪并与基督一同复活而联合的受洗只有一种方法。

施洗约翰并没有像现今很多教会中所做的那样——拿一桶水浇在受洗者身上给予施洗。他居住在位于约旦河附近的地方,用那里的水让人浸入水中受洗。而且并不是他前往受洗之人的所在地,而是人们来到他所在的地方受洗。

耶稣说到“受洗”时,使用的单词是希腊语“Batizo”。学者们为了明白它是如何被使用的,对于这个单词进行了有两千年之久的研究,发现它并没有脱离“埋葬”或“完全埋入”的词源。

总结了其研究结果的Conant博士对“Batizo”这个单词作出了这样的说明:“这个单词一直以来都没有违背原来词源所表达的含义。整个希腊文学将近2000年之久,而这个单词从来没有被用作其他含义。它始终没有脱离其原意,即‘完全浸入水中’的意思,也没有被用作‘部分洒水’之意。”

耶稣在讲到“受洗”时,所使用的单词——“Batizo”,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实。在希腊文中,虽然也有意为“洒水”的单词,但是耶稣从未使用过表达这层含义的单词。耶稣只使用了表达“死、埋藏和复活”的单词。



受洗,新的出发
part 4 &#8226; 什么人能受洗?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耶稣吩咐他的门徒到各地教导人并为人施洗。所以,准备受洗时,首先要对有关受洗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会对自己所不明白或不确信的事情作出见证或下定决心。

腓利给予施洗的那位埃提阿伯太监在受洗前也和腓利一起学习了以赛亚书中有关基督第一次降临的预言,并且他获得了确信后才决心受洗的。施洗约翰也是在施洗前首先劝人们悔改自己的罪。

《马可福音》16章16节也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首先要信,此后受洗就是证明这信心。如果没有信,罪就无法得饶恕,悔改也不能发挥效力。不信就受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机械式的,是形式化的。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2:38】首先要悔改,然后才能受洗。受洗前一定要接受基督,并有内心变化的经验。在受洗前必须学习并获得信而悔改的经验。因为受洗象征着抛弃旧生活,并开始新的生活。

由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婴儿不能受洗。因为婴儿不符合《圣经》中受洗的条件。婴儿或年龄幼小的孩子,还无法学习,而且也不知道何谓罪并且悔改。所以,给孩子进行点水礼是完全不符合《圣经》的。

虽然可以将孩子献给上帝而举行奉献礼,但是不能给他们施洗。因为受洗是象征性的仪式,向他人表明悔改和重生的结果。虽然受洗了,但是没有悔改的人也不能进天国。没有悔改的人,即便是受洗了,也不能被认证为完全重生的人。

给没有分辨能力、没有选择能力的婴儿施洗,就判定他们得救,这是完全没有《圣经》根据的教导。

很多人都不知道天主教也是给10-11岁的孩子举行浸水礼的。如果去参观依然保存有古代教堂建筑样式的天主教堂,就会发现其中设有同时能容纳几个人的受洗池。这些设施是为全家入教而预备的,但是逐渐不再被使用了。因为孩子们完全浸入水中受洗是不安全的,所以逐渐减少了水量,最终规定为在两眼间的额头上进行点水的礼节。

受异教影响而开始进行的婴儿洗礼仪式改变了原有的受洗方式。这种异教文化的影响,刚开始仅局限于天主教和东正教,但是逐渐被整个改正教所接受了。

几年前,我居住于印度的某个地方。一天早上,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我。一个陌生人急匆匆地请我一起前往一个地方。他正在找牧师。他是改正教信徒。那时他邻居家的孩子在前一天晚上去世了。

在赶往那家的途中,他对我说:“那户人家所在教会的牧师对这家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连葬礼仪式也不举行,理由就是孩子没有受洗。”所以他请求我去帮助这户人家。

我看到那个家庭正陷于挫折之中几乎到了失去意识的状态。那个孩子的父亲请了几个卖木材的人正在一起制作棺材,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哭泣着。

我帮孩子的父亲做好棺材后,他请求我清楚地向他们说明为什么教会的牧师要这样讲——因为他们没有给孩子进行婴儿洗礼,所以孩子死后要到烧着的地狱火中接受惩罚,也因此他们不能为孩子举行葬礼,而且也不允许把孩子埋葬在教会的墓地。

我们把孩子安放在棺材中,并聚集他们的家属为孩子举行了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丧葬礼拜。我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后,从《圣经》的教导中向他们说明了婴儿洗礼和孩子的得救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那些拒绝帮助因为没有进行婴儿洗礼而沉浸在痛苦中之家庭的牧师,反而更难于进入天国。

我把棺材安放在我的车里,之后,带着那个家庭去了普通的墓地。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异教文化在基督教中造成了何等严重的影响,并且宣扬了使人误解上帝的爱和公义的错误教导。




来自群组: 金灯台团契分享组
"小礼物走一走,来可可论坛支持我"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哎...哈利路亚,签到来了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户口

本版积分规则

金燈台團契歡迎您 立即登錄 申請戶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