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752|回复: 6

[使命篇13探讨] 【福音专刊一】我们不爱传福音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2 21: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福音专一】我们不爱传福音的原因    







专刊一.webp.jpg

                                                                                          
阿奇博尔德·罗伯逊(A.T. Robertson)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圣经教师和神学院教授,也因严厉的教风闻名。有时,他要求学生站在台前,背诵指定书目中一段冗长的课文。一些学生可以完成这样的难题,一些做不到。如果有一位学生表现得特别糟糕,罗伯逊会对他说:“同学,抱歉,你得挂科,我只能为你祷告”。


今天,我们不太使用“挂科”这个词。这个词听上去实在太过无情和尖锐,又缺少弹性。可是,假如可以找一个词用来形容大多数人是否顺服传福音的呼召,“挂科”大概一语破的。耶稣呼召门徒向万民传讲福音,但我们没有顺服。耶稣命令门徒得人如得鱼,但我们宁可闲站在一旁。彼得说,要常做准备,回答别人我们心中盼望的缘由,但我们没有常做准备。所罗门王说,有智慧的必能人,但我们却连连挂科。

如果你和我差不多,那么我们大概都是这样一类人,我们不喜欢直白地承认自己在传福音的事上做得很失败。你会改写你对自己的回忆,甚至忙着为自己编织种种理由和借口,安抚你的良心。譬如,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那种情况下,我最好还是不要向对面的人分享福音,缄口不言才能显出我的智慧,忠贞、良善和对神的顺服等等。

下面,我想罗列我们不爱传福音的常见借口。一般而言,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些借口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然后,在顷刻之间,这些借口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本章中,我想把镜头放慢一点,逐一检查这些借口,看看它们是否合理。当然,除本章所列借口,还有成千上万的借口,但这些借口最为常见。我将首先讨论五个常见借口,再讨论几个和不信主的人有关的借口,最后是和我们自己有关的借口和应对措施。


借口1:“我听不懂他们说话”
今天,语言障碍这个借口听起来特别有理,相较而言,其他借口显得黯然失色。如果你旁边坐着一个外国人,你不大可能和他们聊日常话题,更别说基督和对方的灵魂。当然,为了能向更多的人传福音,你可以努力学习外语,也可以随身携带外文圣经和福音单张,适逢时机,就把这些资料送给外国友人。但是,自从“巴别塔”事件后,“听不懂”就成为这个世上最冠冕堂皇的借口。保罗曾经告诫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方言徒劳无功(哥前14:10-11, 16, 23)。毕竟,我们说话不就是为了能让对方明白?

借口2:“传福音不合法”
在一些地区,传福音是违法行为。一些国家笼罩在专制的阴霾之下,这些国家可能是世俗国家,也可能信奉无神论或伊斯兰教,甚至一些挂名的“基督徒”国家也在其内。在很多地区,分享福音为法律禁止。在这些地区,你一般可以公开传福音——第一次可以。但如果你想再次或多次布道,可能就要面临社会压力、法律管制、监牢和武力干涉。

借口3:“传福音可能给我的工作带来不便”
即使在可以自由传福音的国家,我们也有借口。我们大多是以打工的方式营生,因此,老板自然会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要求。如果我们在上班时间传福音,可能干扰同事,也可能降低自己的业绩,还可能引发其他得罪老板的后果。我们当然不希望因此遭人非议,除非他们质疑的是福音内容本身。虽然理论上,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本性都与上帝为敌,但我们不希望他们反对上帝的
原因和我们有关。我们不希望世人因为我们的个人布道,结果与福音为敌。


借口4:“其他事似乎更急迫”
每天我们都有忙不完的事。我们需要照顾家人、安排周末出行;完成工作、支付账单。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学习、烹饪、清洁房屋、购物、回电话、写电邮、读书、祷告……类似的重要工作,举不胜举,其中很多都不能拖延。例如,和妻子产生误会,我需要立即澄清;孩子正在哭闹,我需要立即送她回家;明天要交论文,我需要立即动笔;今晚家中断粮,我需要立即出门购买。对我来说,很多事情都比传福音更急迫。可是,我们诸事缠身——也可能事情并不多,但我们觉得事情很多——是否可能因为我们想为自己寻找借口?如果我们没空传福音,是哪些事让我们难以分身?

借口5:“我不认识不信主的人”
这可能是基督徒不传福音最常使用的借口,我们常常远离不信主的人。成熟的基督徒可能有意疏远不信主的人,结果陷入网罗。当我诚实地反思我自己,我发现,我几乎没有深入交往的非基督徒朋友。我是一个牧师。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很难接触不信主的人。我把时间大多用来写讲章、做辅导、制定计划、装备其他基督徒、回电话,甚至是写一本关于传福音的书!除了白天和教会肢体沟通,晚上陪伴家人,我一般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以社交。我全人都沉浸在基督徒的人际关系里,我觉得这是我的呼召。


可是,如果你我都是如此,我们如何能向人传福音?年轻的全职妈妈和已经退休、不易结交新朋友的老年基督徒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你刚刚成为基督徒,其他人大概会(明智地)建议你结交基督徒作朋友。要是你已经成为基督徒一段时间,你多半会忙碌于教会服侍,或为其他信徒作门徒训练。但是,对基督徒而言,最好的选择是:我们既能够与基督徒伙伴一起交通,参与教会、家庭和职场的服侍并为之祷告,也能够花时间接触不信主的朋友,与他们来往。


和不信主的人有关的借口
还有一些借口和我们传福音的对象有关。我每每想向别人传福音,心底就冒出很多微妙而诡诈的借口——“人家不爱听”;“他们对这种事没兴趣”;“他们可能已经听过福音”;“说了大概也是白说;我看他们不会信”。我没有看到福音的能力,我错以为自己无能为力。


其实这些想法全是出于小信。正如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所说:“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林前4:7)我们凭什么断定,既然我们自己可以听信福音,其他人却不能?你是否发现,神有时会拯救那些看起来完全无药可救的人?如果你还在怀疑,想一想你身边的真人真事和你自己的信主历程。复兴时期的神学家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曾把复兴形容为“意想不到的归正故事”。当然,从一定程度上说,所有的悔改都有意想不到的成分:神竟然爱上他的仇敌,接纳与他隔绝的人,他们本是罪有应得的人,他却将永远的产业赐予他们。但是,正因为罪人的归主是如此彻底,而且出人意料,我们才能放胆传福音,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得救。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结论,越是无药可救之人归主,神越能因此得到荣耀。


斩草除根:和不传福音说再见

接下来的借口最厉害。我们不愿传福音时,脑中都在想什么?我将讨论与自己有关的借口和12种应对措施,分别是祷告、安排、担负、认识、忠心、放胆、准备、留神、爱、惧怕、停止和思想。


1)祷告。我认为我们不爱祷告,多半因为我们感到一切尽在掌控中。我们企图让神消失。我们遗忘了神对我们的心意和旨意。他希望万民听见他的福音。他希望罪人得救。一言以蔽之,如果我们从不祷告,求神赐给我们布道机会,当机会来临,我们怎么可能准备妥善?如果你苦于没有机会传福音,现在就可以为这件事祷告!神的答复一定让你喜出望外。

2)安排。我在前文已提过这些借口。我们的脑海中常常盘旋以下念头:“我还有好多的正经事要做,每件事都很费时,所以,我只是现在不能传福音。等我的身体稍好……、等我交完论文……、等我的儿子上学……、等我的丈夫退休……、等我晋升以后……”,我们自我安慰说:“等她心情变好了,我就马上和她说福音。”要想彻底堵住这类借口,我们可以安排时间和机会结交不信主的朋友,与不信主的朋友沟通。既然我们能为生活中许多微末之事作安排,为什么不能为传福音这件头等大事作安排?

3)担负。我们应该把传福音视为分内的事。让我们坦率承认下列事实:有时,我们会把传福音当成别人的事。我们认为,传道人和受训受薪的教会同工才应当传福音。可是,如果我们想传福音,就应意识到我们在规避责任。我们需要调整方向,担负布道责任。也许,我们是某人唯一亲近的基督徒朋友。也许,他的大伯、阿姨、朋友或同事是基督徒,他们已经为他的得救祷告多年,而我们就是这个祷告的答案。神已经把我们安排在一些人周围,命令我们作他们的福音使者,我们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我们也担负得起,这是神赐给我们的美好使命。

4)认识。有时,我们不传福音和我们缺少认识有关。在传福音的事上,神不大使用少数有恩赐的仆人(虽然圣经中有传福音的恩赐),而是通过数以万计忠心的基督徒传福音,他们肯定不会认为自己有传福音的恩赐。即使你认为自己没有传福音的恩赐,你也需要顺服神传福音的呼召。一个人因为缺少怜悯的恩赐,就认为自己不需要以恩慈待人,这显然十分荒谬。所有的基督徒都应对人怜悯,即使在特定场合,某些人可能有怜悯的恩赐,神依然要求所有基督徒心存怜悯。传福音也一样。神可能使用彼得、腓利、怀特腓德(Whitefield)、司布真(Spurgeon),戴德生(HudsonTaylor)、耶得逊(Adoniram Judson)并特别祝福这些表现突出的传道人,但神乃是呼召我们每个人传福音。

5)忠心。我们大概需要反思自己的效忠对象。我们可能过于看重和睦,而不是效忠神。我们可能过于看重别人的反应,而非神的荣耀。我们可能过于看重对方的感受,而非神的感受。神不希望真理遭到阻挡,而这正是非基督徒的行为(罗1:18)。我们当然需要为人谦和,但我们不能因此丢掉对神的忠心,可惜,我们往往更看重表面的和睦,而非对神忠心。

6)放胆。说到忠心,就不得不提放胆。即使我们不知道对方会如何回应,也应当顺服神。也许你天性腼腆,很难向人传福音。你不是特别喜欢和人搭腔,尤其是在言谈中得罪对方。传福音似乎风险很大,又极其伤神。你可能觉得这份差事最好留给别人,特别是看起来比较自信的人。但是,即使你天性胆小,你能否邀请不信主的朋友参加福音布道会?或者送他们一本书,向他们作一次个人见证?你能否先和他们作朋友,等你和他们熟悉后,再向对方传福音?我们必须放胆,才能传福音。

7)准备。有时候,我们自认为还没准备好或装备欠佳,所以不能传福音。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把话题转移到福音上。或者,我们认为自己见识有限,我们传福音会让人走弯路,贬低福音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我们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窘迫。我们以为自己必须把福音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不管对方有多少问题,我们都能对答如流。结果,我们发现自己节节败退,既然如此,不如干脆不传福音。以上都是我们常常寻找的借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打一场有准备之战。我们可以认识福音、操练谦卑、勤奋学习。就像我们可以安排时间,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做好准备,等机会到来,好好把握。

8)留意。不知道你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为一件事祷告,当神回答你,你居然感到意外?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想,如果我对祷告的结果感到意外,这说明我在祷告时,并不相信神会回答我。传福音大概也一样。我可能曾为传福音的机会祷告,可一过既忘。因此,等机会来时,我大概无法留意。


健忘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我可能太忙,没时间留意布道机会。个人布道毕竟需要花时间,给我带来不便。或者,我可能太累,我已经把精力全部用于自我娱乐和上班等等,只单单没有和不信主的朋友交流。这样,我根本不可能留意神赐给我的布道机会。

也可能我早已养成漫不经心的习惯,我可能很懒,不爱惹麻烦,至于别人能否听见福音并不重要。也可能到了节骨眼上,我就是自私。我不愿做出牺牲,自然留意不到布道机会。如果这样,我想我肯定极其冷漠无情。我主动选择对上帝的护理视而不见。我不愿思考死亡、地狱和审判的终点是何等真实。所以,我留意不到眼前之人正处于何等光景,他们的灵魂是何等可怜。我们需要闭上双眼为传福音的机会祷告,但一旦机会来临,我们也必须睁开双眼,看见机会。

9)爱。神呼召我们爱人。我们传福音是因为我们爱人。我们不传福音,是因为我们不爱人。不只这样,我们还惧怕人。我们不愿陷入尴尬。我们希望赢得对方尊重。我们自忖,要是我们向人传福音,一定显得很傻!结果,我们一言不发。我们看重自己的脸面,胜过对方的灵魂。为了避免异样的眼光,我们心安理得地看见身边的灵魂在我们眼前沉沦。就像一个朋友所说:“基督徒只要一坐上飞机,就开始向邻座传福音,我不想这样。”


其实,我常常就是这样。我不太关心身边的人。我很爱自己,对其他人却没有多少爱。我这样说并非谦辞,因为就在我写到这里,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他不是基督徒,希望与我交谈。我们大概聊了30 分钟,可在整个谈话期间,我只想趁早结束对话,回家继续写这本如何传福音的书!天啊,我是个怎样败坏不堪的人!谁能救我脱离这不冷不热的心?如果我们想多多地向人传福
音,就要多多地爱人。

10)惧怕。我们也应感到惧怕,但不是惧怕人,乃是惧怕神。我们不传福音,其实意味着我们不愿意过敬畏神的生活。我们不重视神,也不在意神的旨意,我们没有把神视为我们行为的终极审判者。惧怕神就是爱神。如果我们看全能的创造者和审判者也是我们慈爱的救主,他就应当成为我们全心敬拜的对象。我们敬拜他,就必定会向人传福音。我们要祷告,求神让我们更爱他,也更敬畏他。

11)放下。我们应放下对神的抱怨,放下用神的主权作借口,也放下错误的认识,以为神的旨意必定成就,所以我们的顺服毫无意义。我们应当考察神的道。圣经说,神从万族、万民、万国、万方呼召了许多的人。这对我们传福音是巨大的鼓励!在哥林多,保罗曾因此重拾信心(参徒18)。如果你知道带人信主永远伴随两个要素,一是宣告福音,二是圣灵动工,你就会停止越俎代庖,把力气完全用于宣告福音。我们不能无所不知,但这不代表我们一无所知!虽然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有怎样的关系,但我们坚信两者不矛盾。正是保罗在阐明上帝的主权(罗9)后,随即指明我们有责任传福音(罗10)。显然,他认为两者都需要。因此,假如我们不向人传福音,怎么能够抱怨神不做工?

12)思想。《希伯来书》作者说:“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来12:3)如果我们不够认识神为我们在基督里成就的工作——那代价是何等昂贵,基督自己是何等宝贵——我们就会失去传福音的火热。我们的心会冷却,思想愈发狭隘(聚焦于今生转瞬即逝的事),嘴巴也愈发静。你要这样思想:神爱我们,他已经爱我们;当我们向人述说他美妙的爱,他将因此得到荣耀;当我们不向人传讲神的良善和福音,我们将成为沉默阴谋的共犯,因为这显明我们不关心神的荣耀。如果我们要忠心地传福音,就要点燃内心对神的爱、感恩和盼望。一个心中对神燃起熊熊烈火的人,嘴巴绝不可能紧闭。正如耶稣所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12:34)我们嘴里所说的话,包含多少福音信息?由此可见我们有多爱神?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爱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福音的内容。这正是我们下次要讨论的问题。

作者:狄马可 Mark Dever

832394639a42b16ee624ee36fb8caa1d.jpg
国会山浸信会主任牧师、九标志事工总裁。他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著有多本有关教会体制和教会论的书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健康教会九标志》一书。



来自群组: 金灯台团契分享组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2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音专刊二】福音的内容

【福音刊二】福音的内容

专刊二.webp.jpg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文学,所以,他们有时会在圣诞节时送我日历,上面印着有趣的故事和语录。在某年的日历上,我读到这么一个故事,因为读后过于愕然,我将其摘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不过这个故事能很好地说明混淆信息的危险。


故事说,大约100 多年前,一家报社编辑打开自家报纸后羞愧难当,因为这份已发行的报纸出现严重的印刷错误,将两篇报道混为一谈。其中一篇报道在说某机器因为能把活猪变成香肠荣获专利,另一篇是马奇牧师在纪念会上获得一根金顶手杖的报道。混淆后的报道如下:

昨日,马奇牧师的一些故友前来拜访,他们聊起一头毫无提防的猪被人抓住后蹄,在横梁上滑动,一直滑入热水槽中……这时,马奇牧师起身,情绪有些激动,除了道谢,别无所言,因为身边的人能把这样一头庞然大物切成碎肉,实在是手艺惊人。牧师结束发言后,突然,机器将他一把抓住,瞬间切成碎肉,制成一条美味的香肠。为此,牧师的故友感到无比快乐,这将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时刻。你可能花10 便士就可以买到一磅的上等香肠,我们相信,那些长期受牧养的会众一定会为他不菲的价格感到欢欣。

基督信仰说到底是一个消息,或者说是好消息。这个好消息是当今世上能听见的最好的消息。虽然这个消息远胜过对马奇牧师或香肠机的报道,但其中很多内容却常常混淆不清。不纯粹的福音信息,往往只是在现有的文化价值观上镀金。这样的福音不是出于神的真理,而是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塑造。真正的故事和信息已经丧失。

这个好消息不是出于后世基督徒的杜撰。耶稣基督也曾提到这个好消息,而且把福音追溯到几百年前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赛52:7; 61:1)。不论耶稣最初使用了哪个亚兰文单词,基督徒,甚至耶稣自己的门徒,都记得其对应的希腊文“evangel”,直译就是好消息。

那么,这个好消息到底是什么?在本章中,我们要一起澄清真相。我们需要明白好消息的内涵。基督徒必须传讲的好消息是什么?
是否是“我很好”?
是否是“神就是爱”?
是否是“耶稣是我的朋友”?
是否是“我要正确地生活”?
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到底是什么?





福音不仅仅是我们很好

你可能听过40 年前出版的一本书,名为《大家都好》(I’m OK,You’re OK)。一些人认为,基督教说到底只是宗教式的心理治疗,大家坐在一起,帮助彼此增进良好的自我感觉。教会的长椅是治疗室的沙发;传道人是提问的咨询师;分析对象是我们的内在自我。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研读自己的内心后,往往感到空虚?甚至自觉污秽?在我们里面或我们的生命当中,是否有一些不完全,甚至有偏差的成分?

我记得有一次,一位明星在密友逝世后接受电视采访,这位明星嚎啕大哭地喊道,“为什么我爱的人都会相继死去?”是啊,为什么?在圣经中,你找不到任何经文告诉你,大家都好,人类的前途一片美好;我们只需要接受现状,接纳自身的有限和不完美,并努力发现事物的光明面。

相反,圣经教导我们,因为人类的先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我们全都受到诱惑,背叛了神。因此,我们没有义,我们已经成为神的敌人。不仅如此,我们罪孽深重。耶稣说,我们需要重生(约3),保罗说,我们需要成为新造的人(林前15)。正如《以弗所书》2 章所言,我们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

过犯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跨越界限的罪。在今天这个时代,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可能像从前的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一样(译注:18 世纪一位以写色情和哲学书闻名的法国贵族),一生肆意妄为。所以一些人认为,福柯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可能特意把病菌传染给其他人,最终,他自己也因此命丧黄泉。在旧金山的浴室,福柯不仅没有合理地尊重性,也没有尊重生命本身。这是过犯,这是跨越界限。

我们的过犯可能不会这般触目惊心,但罪恶对我们与神关系的致命影响,绝不会次于福柯。保罗在《罗马书》6:23 中说,“罪的工价乃是死”。对此,《雅各书》阐释得更清楚。雅各说,“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雅2:10-11)

你要注意,每一项罪都有严重的后果。在上文中,雅各主要想强调,神的律法不只是他在天国议会里颁布的法规。律法可以反映神自己的性情。我们不遵守神的律法,或抵挡神的法律,就是抵挡神。

如果我的妻子打发我去店里买东西,她每一项指示都说得清清楚楚,可我却两手空空归来,而且没有任何适当的理由(比如“没货了”,“我找不到货”或“我们不应该买”),只因为我不打算听从她,这足以看出我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如何。

圣经不仅把神描述成我们的创造主,而且把他形容为嫉妒的恋人。他想要我们整个人——里里外外。如果我们以为可以在某些时候把他抛在一边,等有利可图时再回头找他,那么,我们还没有完全明白我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边声称自己是基督徒,一边仍故意犯罪、重复犯罪,而且毫无内疚感。

但是,这正是我们的状态。我们已经越过神为我们设立的界限。我们不仅违背了神的指示,也违背了这些指示背后的精义。因此,我们不仅应在神面前感到有罪,而且我们本来就有罪。我们一次又一次违背神的律法。正如《以弗所书》2 章所言,我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死在罪恶过犯之中。

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谈论的内容似乎非常沉重,完全看不到“好消息”的踪迹。然而,除非我们能够看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才可能明白将来会如何。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人的根本问题不是命运多舛,或壮志未酬,而是我们背叛了神。明白这点,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其实本该承受神的怒气和审判,我们本该死亡,与神分离,灵魂永远地离开他。


这就是神学家所谓的“堕落”。这是一种只能以死作为终结的过犯。


你是否发现,所有的过犯之所以如此悲剧,原因正出于此?因为我们在冒犯一位完美、圣洁、慈爱的神,而我们这群犯罪者,却是神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所造的受造物。

真正的基督教不会对世界,人类生活、人性和人心的黑暗讳莫如深。但真正的基督教也不会对未来感到悲观,或忽视道德,只是让人一味忍耐。这不是基督教。基督徒要传讲的消息实在太伟大,可以扭转世界,这不仅因为我们彻底的堕落,罪恶泛滥成灾,更因为神对我们的计划是如此奇妙和出人意料。

当我们认识到这点,就会开始为我们的信仰感恩。基督教不是麻醉剂,让我们不再感知真实的痛苦,也不是教导我们看清真相,学习忍耐无边的苦海。在基督教的生活中,我们有全新的渴望,我们的信心能不断成长,我们也能对未来存有确定的指望。


好消息不仅仅是神就是爱

有时我们可能听见这样的福音:神就是爱。这有点像你在美国俄州的报纸上读到一则新闻,标题是《天起凉,要降温》。这个标题本身没错,只是让人感觉话没说完,意犹未尽。

“神就是爱”显然没错,甚至圣经也说 “神就是爱”(约壹4:8)。但这样的陈述不够清楚,好像神理所当然就是爱。

也许我们可以借用为人父母的经验来理解这种爱。为人父母后,我们常常警告孩子不可以做一些事,我们很清楚禁止的原因。但孩子一般会如何回应?“你不爱我吗?如果你真爱我,肯定会同意。”这明显曲解了爱的真谛。虽然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读,但有时却不易察觉。爱不是万事皆可。相反,爱有时意味着阻止,有时意味着惩罚。


如果我们说神就是爱,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爱?


圣经是否只说神就是爱?但经上不也说神是灵?一个灵如何能爱?圣经不也说神很圣洁?一个圣洁的灵如何爱?圣经不也说神独一无二,万物都不可与之相比?一个无以伦比的圣灵如何爱?我们能否根据自身经验推断神爱我们,并依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定义神的爱?加尔文说:


照样,除非人先仰望神的面并有对他的沉思谦卑地省察自己,否则就不可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因为我们总是自以为公义、正直、聪明和圣洁,这种骄傲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除非有充分的证据指控我们是不义、污秽、愚蠢和不洁的。此外,若我们只看自己而不仰望主(因主是唯一审查我们的标准),我们便不会认自己的这些罪。

还有一点很重要,神在自我启示中,要求所有在爱中与他相连的人,活出圣洁的生命。圣经说,“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只有当我们认识神的品性、公义和完全,才会明白什么叫神是爱。他的爱是何等的深厚、炽烈、丰富和奇妙,我们在地上经历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


好消息不仅仅是耶稣想成为我们的朋友

有时,我们听见的福音可能是“耶稣想作我们的朋友”,或与此相似的说法,例如,耶稣希望我们效法他。但基督教的福音不是自助手册,也不是教导我们效法伟大领袖,或培养一段关系。历史依然历历在目。犯过的罪是铁定的事实。既然如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圣洁的神会如何做?即使神是慈爱的,他希望施恩于他的子民,可是他怎样才能不屈就自身标准,又接纳犯罪的人?

神成为人,是否只是为了教导我们,我们的过犯无关紧要,他可以不计前嫌、一笔勾销?如果是这样,神如何还能说他是公义的神?神说,他很爱我们,但如果他无视我们的罪恶,这岂能彰显他的品性?

耶稣有怎样的心意?他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学习福音书,会吃惊地发现一件事,那就是耶稣自愿舍命,这是他事工的核心。耶稣工作的核心不是说教或作我们的榜样,而是如他所说“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耶稣亲口说,他为了荣耀天父,甘愿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他事工的重心。所以,四本福音书的记载重点都是基督如何在十字架上受难。

但是,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一件如此血淋淋的事能成为“好消息”的主要内容?

根据新约,早在这件事之前,耶稣本人已经亲口解释了这件事的意义。主耶稣把旧约的两个预言联系起来。就我所知,在他之前,这两个预言从来没有同时成就在一个人身上。耶稣说他既是人子(但7),又是受苦的仆人(赛53)。

门徒显然已经从耶稣那里清楚得知主在十字架上受难的意义。圣灵也启示新约作者使用不同的比喻和形象,帮助我们明白其中的意义,例如新约把耶稣比作祭物、救赎、和好、称义、得胜和挽回祭。

在这些比喻中,没有任何词语是在表达可能性;每个词汇都在指代一件已经完成的事,其中目的已经达成。假如罪人与神和好后仍要下地狱,我们怎么能说神已经与人和好?假如神的怒气依然存在,我们怎么能说我们已经献上了挽回祭?假如人质还在捆绑中,我们怎么能说救赎已经来到?以上比喻的重点是,我们不是可能受益,而是已经受益;我们受益,不是因为基督的教导,而是因为他的死和复活。

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他事工的重心,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借着基督的死,神有效地实现他的爱和公义。在神向约翰最后启示的荣耀异象中,以上所有形象,包括血、买赎和得胜都融为一体(启5:5-9):

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已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这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他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

基督不只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我们以为这是基督的主要身份,相当于用廉价的称赞把他贬得一文不值。他是我们的朋友,但他远不只是朋友!因为十字架上的死,基督为我们成为那只被杀的羊羔、救赎者和帮助我们与神和好的中保,他亲自担当我们的罪恶,战胜我们致命的仇敌,又止息神向我们每个人所发出的义怒。



好消息不仅仅是我们应当正确生活

另一个常见错误是把福音想成“正确地生活”。有时,人们认为福音只是教导我们伦理道德。基督教成为关乎美德的宗教,教导我们人前人后的生活。一些人认为基督徒只是虔诚行善的人,关键是外在行为,包括受洗、领受圣餐和参加礼拜。基督徒的生活不过是遵守十诫和黄金定律(参太7:12)、读经、祷告。成为基督徒意味着建造宗教团体,学习爱人,为穷人做爱心午饭,保护古老的教堂建筑,阻止建筑被改成停车场等。

但真正的福音要翻转你这些看法,因为福音不在于我们有多少爱和能力。成为基督徒不只意味着我们要活出爱,积极思考,或倚靠自己行事。福音呼召我们做出更彻底的回应,胜过以上所有方式。我想告诉你,福音不只是让我们现有的小日子锦上添花。绝不是这样!福音乃是要叫听见的人知道,他们在神面前是何等绝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回应福音呢?如果你感觉你需要神,你想认识神和耶稣基督,你应该怎么做?答案是:神呼召你为罪悔改,单单信靠基督。

我们在新约中可以找到悔改和信靠的信息,而且两者经常同时出现。当保罗在以弗所劝勉长老时,他这样总结:“(我)对犹太人和希腊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20:21)。保罗和其他基督徒在新约中反复传讲这个信息。

一旦当人听见自己的罪、神的圣洁、神在基督中的爱、基督为了让我们称义受死并复活,这个信息就在呼召听者做出回应。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回应?是不是在做礼拜时露个脸?是不是填写来访者信息或报名?是不是约传道人见面或决定受洗、加入教会?虽然以上回应可能不错,但都不是必须的回应。正如保罗的劝勉,在听到好消息后,我们应当悔改、信靠。

保罗和其他新约作者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在《马可福音》第1 章。他们是从耶稣口中得知,因为耶稣曾呼喊,“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为了回应好消息,你应当悔改、信福音。

我们必须相信福音是真的,但得救的信心不只是这样。例如,你可以相信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比尼亚加拉瀑布高出20 倍左右,敷蜘蛛网有助血液凝固,冰岛居民每年人均阅读数量居全球首位,或英国建筑师克里斯多佛·雷恩(Christopher Wren)只接受过6 个月的建筑师培训。但以上这些“相信”都不是耶稣在《马可福音》第一章的呼召。

得救的信心不只包括心理上的认同,还包括我们相信之后,能活出这个信息。这是一种倚靠和信靠。我们必须承认,就算我们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满足神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不能既相信自己,又相信神;我们应当知道,自己只能完全依靠神,单单相信基督的拯救。这样的真信心、真依靠能改变我们的生命。我们不只相信,也会为罪悔改。

悔改和上述相信,又称信心或信靠,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你不可能经历基本阶段(相信),随后觉得自己也有必要圣洁,再添上悔改。这不是得救的信心!当你真正开始相信的那一刻,当你想用生命接受耶稣时,你就会悔改。所有不打算改变的宣信都只是不值一钱的伪劣品。正如莱尔(J. C. Ryle)所说,“在今天普遍有一种世俗化的基督教,人们以此为满足——一种廉价的基督教,它不会冒犯任何人,不需要人作任何牺牲,也不需要付任何代价,因此也就一文不值。”

耶稣要求我们悔改,这个要求和相信福音有关。因为倘若福音真是一个消息,那么你听见了,自然会有所动静!悔改一词的希腊文原文是“metanoia”,字面意思是“改变心意”。

真正的基督教从来不是改良旧有的体系,或在原样上添上新花样。极端一点说,信仰就像军训时军官命令我们 “向后转”。所有基督徒都要这样做,但我们能这样180 度大转弯,靠的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做成的工。只说不做不是圣经里的相信。如果你仔细考察圣经的信心伟人,从亚伯拉罕到耶稣基督,会发现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我们的行为会改变,一定会,但我们的行为之所以能改变,是因为我们相信的内容已经改变。基督教的福音包含具体实在的信息,而不只是狂热的宗教情操,或隐藏于内心的直觉。这是一则新消息。这是一则消息,而且新鲜出炉。福音在告诉你一些事。福音是一则新闻!

在国会山浸信会,我时常要求新人用一分钟告诉我福音的内容。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你会如何解释好消息?下面是我对福音的理解——福音是独一圣洁的神,为了让我们认识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我们。但我们犯罪堕落,因此切断了我们与神的关系。神出于他的伟大慈爱,成为人子耶稣,他一生完美无过,在十字架上死去,以此成全律法要求,替代所有愿意回转相信他的罪人,承担罪的刑罚。他死里复活,这足见神已经悦纳基督的献祭,不再向人类发出震怒。现在,他呼召我们为罪悔改,单单相信基督,就能罪得赦免。如果我们为罪悔改并信靠基督,就能获得重生,拥有新的生命,并且与神同行,有永远的生命。

这就是好消息。

可是,这段内容听上去很复杂,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基督徒,我能否向别人解释清楚?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狄马可 Mark Dever

832394639a42b16ee624ee36fb8caa1d.jpg
国会山浸信会主任牧师、九标志事工总裁。他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著有多本有关教会体制和教会论的书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健康教会九标志》一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22: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音专刊三】谁应当传福音

  【福音刊三】谁应当传福音




专刊三.webp.jpg

                                                                                             
“我没法像你那样。”
“像我一样?”我有些不知所云。
“就是像你那样和人交谈。”

和我说话的这位朋友是一位刚强的基督徒,他的属灵生命有如野草一般成长迅猛。不过,他在信仰上比我年轻很多。而且,他像大部分人一样为人稳重。但我却属于极其罕见的外向性格,这既是一种祝福,也带来不少挑战。性格外向的人一般可以和很多人交流,这是一个优势。

不过,性格外向也有一些劣势,比如我朋友的反应——因为我,结果他在传福音的事上深感挫败。后来,我们又畅谈了不少有关传福音的事,也聊到他最近碰上的布道机会,不过这次经历带给我一个不小的提醒。我开始反思,像我们这样的“神职人员”,无论我们原意如何,都容易给别人留下一种印象,即,传福音应该交由业内人士完成。这就好像,你是否愿意随便找个医生给你开刀?或把你的银行户头交给加油站管理?或把家里的账本交给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你肯定不愿意。“天啊,”你可能心里暗想,“我的口才怎么能和讲台上的那个人相比,我没办法讲道讲得那么好,也没办法像他那样应答如流。”

你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得出一个可以要人命的结论:“我不需要像其他人那样传福音,至少,我不需要经常传福音。如果一定要传,也要等到我和对方成为好朋友……等过一段时间……等别人先问我……等那天我完成灵修,等等。”

谁应当传福音?新约形容一些人拥有传福音的恩赐(参弗4:11; 徒21:8)。今天我们称一些人为传道人,他们有时甚至会创立一些机构,取名“某某布道协会”。传福音是否是他们的专职?


在《使徒行传》4:29,彼得祷告说,“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监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这个祷告是否只适用于传道人?传福音是否真的只是牧师的职责?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教牧书信中说,要“作传道的功夫”(提后4:5)。所有蒙召和受过装备的基督徒是否都要成为全职传道人?剩下的信徒只需要把传福音的重担交给他们就好?定期参加聚会的平信徒,平时是否不需要主动出击,只要邀请朋友来到牧师、传道人、讲员和其他专业人士面前,听他们讲道就好?我们传福音,是否只需要邀请别人参加聚会,我们自己无须直接带领对方接受基督?

平信徒传福音,是否像普通职员为公司做账?我们这些普通的基督徒,为了传福音,都要作传道人吗?还是应把这项使命交由神学院和神学生完成?

虽然很多人都不愿讨论传福音的问题,但只要你遵循圣经,就无法回避传福音这个话题。圣经到处都是传播好消息的经文。保罗在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里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罗1:14-15)可是,一些人不禁要问,这个呼召或许只是保罗自己的肺腑之言,未必适用于每个人?

保罗说出这番话,确实是他的深情流露,可是,我们读新约知道,传福音的呼召不只针对保罗,甚至也不仅仅限于使徒。在最后一刻,正是耶稣自己将传福音的大使命交托给使徒: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末了。”(太28:18-20)耶稣对门徒的这般吩咐通常被称为“大使命”,其分量之重不需赘言。对此,英国圣公会牧师和福音派领袖约翰·斯托得(John Stott)总结道:

(这项)大使命……对普天下教会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约束力……每个基督徒都蒙受了这样的呼召,神把他们放在哪里,他们就应当在那个环境中为主作见证。而且,虽然公开传讲神话语的工作职分很高,但有时,私下向人作见证和传福音比前者更宝贵,因为这些分享包含更多个人的经历。

早期门徒把耶稣的大使命牢牢地记在心上,后来,他们成为使徒,恒心传道(徒5:42; 8:25; 13:32; 14:7, 15, 21; 15:35; 16:10;17:18)。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今天谁应该做这份工作?这是否只是传道人或宗教人士的工作?

根据圣经,所有基督徒都肩负“大使命”。《使徒行传》已经包含普世呼召的信息,每个基督徒都蒙有传福音的呼召。在《使徒行传》第二章,我们看到神的灵浇灌在所有信徒身上。在旧约,这样的描述通常意味着被浇灌者即将成为先知,传讲神的话。因此,第二章后,我们看到很多人开始传福音。《使徒行传》8:1-14这样记载:

“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捶胸大哭。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

在同一章,一位名为腓利的执事开始传福音(徒8:5-12, 26-40),随后我们读到(徒11:19-21):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情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但内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

根据新约一些关于逼迫的记载,即使宣扬福音的后果惨重,早期基督徒也没有隐藏他们的信仰。保罗在致信帖撒罗尼迦教会时,提到他们经历的“大难”(贴前1:6),也说到有人阻拦他们(贴后2:5-7)。我们在新约其他出处也能读到类似经文。虽然基督徒会因为信仰遭受患难,但他们从未间断向人传福音、解释他们新的信仰。

关于如何传福音,彼得在《彼得前书》3:15-16 中,这样劝勉基督徒: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我们知道基督来,是为了亲身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5;19:10)。在救赎罪人的事上,只有基督能作我们的救主;但在寻找罪人的事上,基督却能作我们的榜样。所以,我们怎么能说自己跟随耶稣基督,却不邀请人来到基督面前?我们怎么能说自己是他的门徒,却不寻找丢失的钱币、迷失的羔羊和浪子?《使徒行传》中有很多这样的见证,寻找失丧的灵魂,又为他们祷告的人不只是使徒、传道人或长老。

当一位律法师问耶稣什么是最重要的诫命,他引用了《申命记》第六章爱神和《利未记》第十九章的“爱人如己”的劝诫(可12:31)。雅各书把这条命令称为“至尊的律法”(雅2:8)。这条律法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答案似乎是,这条律法要求我们把自己渴望的东西,分享给我们所爱的人。如果你渴望用炽烈的爱来爱神,你会渴望你的邻舍像你一样。可是,如果你不愿花力气把你一生最美好,又不可思议的福分——你已经与神和好的消息——分享与人,你就没有做到爱人如己。如果你是一名基督徒,这意味着你在追随基督,你正跟从他,心里渴想他。所以,你必定渴望你爱的人也能分享这至上的福分。因为爱人,我们才会为对方的最大利益着想,这份爱必然也会激励我们把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告诉他们。

不仅如此,每个基督徒都应用自己的生活彰显福音。新约众圣徒在团契中彼此相爱,他们必须用这样的方式向世界作见证(约13:34-35)。彼此相爱不只是出现在教会领袖之间,更应表现在所有的基督徒当中。说得更直接一些,借着地方教会向外拓展福音事工,这似乎就是耶稣简单的布道计划。每个信徒都包含在这个计划中③。保罗在致信腓立比教会时,吩咐他们把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6)。基督徒需要同时用生活和言语表明真道。

我们知道,神建立教会的心意是为了见证他自己和他的性情。正如保罗所说:“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3:10)虽然保罗在这里只提到天上的执政掌权者,但根据新约其他经文,我们知道神也命定要让其他人知道他的性情。

每一个基督徒都需要把不可见的神以福音的方式表明出来。其中,可以集中彰显神大爱的地方就是教会。著名神学家约翰·斯托得(John Stott)这样形容其中的机遇和挑战(粗体为后加):

人不能用肉眼看见上帝是很大的问题。在旧约时期,神的子民已经为此受到极大困扰。周边异教徒的讥讽四面环绕:‘你们的神在哪里?’因为他们所信奉的神,既可以看见,又能触摸,可是以色列人的神,两样都不能。在今天这个崇尚科学的时代,年轻一代受到教育灌输,不再相信任何缺乏经验证实的事实。那么神如何解决自身不可见的难题?首先,答案显然是‘在基督里’。耶稣基督把不可见的神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挺好,’一些人说,‘但那是2000 年前的事了。今天,难道不可见的上帝就没有其他方法彰显他自己吗?’当然有。我们看《约翰一书》4:12:‘从来没有人见过神。’这里的开头与约翰福音如出一辙,但约翰没有继续提神的儿子,而是说:‘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也就是说,这位不可见的神曾借着基督彰显自己,如今,他将借着基督徒再次被世界看见,但神被人看见有一个前提,即我们要彼此相爱。这说法令人震惊。地方教会若缺少爱,就不可能作传道的工作,宣扬爱的福音。

教会应当在爱中彼此交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让不信的人看见神的爱。神为了让我们认识他,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地方教会的群体生命恰恰能让世界看见说话的福音。身为基督徒,每个信徒都应成为其中的一员,用这样的方式传福音。

为了建造地方教会,每个基督徒都能为福音的事工出力——或领导,或组织。我们可以教导或装备他人;接待远客或鼓励他人;代祷、服侍、施舍或怜悯人。但除此之外,信徒还有在教会内外传讲神和传福音的己任。

英国卓越传道人钟马田(Martyn Lloyds-Jones)曾说:“传福音主要依靠基督徒在教会所活出的群体生活。”。约翰·班杨(John Bunyan)是个有名的例子。他在自传《罪魁蒙恩记》(Grace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中,重述了这点真理(译注:标题中“罪魁”二字为班扬自称,中文版书名为《丰盛的恩典》)。班扬回忆道:

有一天,出于上帝美好的安排,我到贝德福德去揽活儿。在镇上的一条街道上,我遇见三四个贫穷的妇人正坐在门边,一边晒太阳,一边谈论着有关上帝的事情。我那阵子很愿意听到这类谈论,就凑近了些,想听听她们在说些什么,因为在宗教问题上,我自己现在也十分活泼健谈。可以说,我听见了她们说话,却不明白爱,因为她们所谈论的,我还远远触摸不到。她们谈到了重生,谈到上帝在她们心中的工作,也谈到她们如何相信自己天然的光景是何等可怜;他们还谈到上帝如何借着他在基督耶稣里的爱看顾他们的灵魂,如何用话语和应许滋润她们、安慰她们,并帮助她们抵挡魔鬼撒旦的诱惑。此外,她们还特别谈到了来自撒旦的试探和诱惑,说她们因此受到折磨,并彼此交通在遭受撒旦攻击时,如何靠着上帝刚强壮胆。她们也谈到了自己内心的苦情,谈到了她们不信的恶心;她们藐视、轻看、憎恶自己的义,看到这种义污秽不堪,了无益处。

在我看来,这些妇人开口说话,仿佛是因为心中的喜乐洋溢而出,不得不说。她们说话之间所用的圣经语言是如此甜美,他们所说的一言一词都如此彰显恩典的柔美,对我来说,她们仿佛已经找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仿佛她们是那里“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之中。”(民23:9)

此前我并不相信自己的光景一无所是,听了她们的谈话,我的内心大为震动;因为我发觉自己有关信仰与得救的一切思考中,从来没想到过重生,也不认识上帝的话语和应许带来的安慰,更不认识自己罪恶的心中隐伏着欺诈与背叛。至于心中隐秘的恶念,我并不予以理睬;我不明白什么是撒旦的试探,更不知如何去抵挡和反抗。

就这样,我听了她们的谈话,细细想了一会儿,就离开她们,继续做工去了,但我带走了她们的所谈、所想,我的心还留在她们那儿,因为我已经被她们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她们让我明白了,我缺乏的是一个真正敬畏上帝的人的实实在在的表征,而且还让我确信,一个真正敬畏上帝的人必定是快乐而蒙福的。”

彼此敞开不是现代人的创意。早在几个世纪前,班扬和他面前的那群浣衣女子,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传福音。这群普通女子,在平常的基督徒生活中彼此交心,结果成就了神的福音蓝图。神不只借用讲道改变班扬的心,他也使用寻常的基督徒。

我想再说一个上帝使用普通基督徒传福音的故事: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史密斯是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奇蒙附近的黑奴,他是一名基督徒。狠心的主人使他和妻儿分离数十载,他的妻子名叫范妮。但史密斯的信心在坚固他。每晚结束工活后,史密斯都会向其他奴隶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为此他挨了不少鞭子,但他从未退缩。可是,神给史密斯最美妙的布道机会,没有出现在他身为传道人之时。后来,史密斯被卖到佐治亚州的种植园,新主人担心史密斯不听话,派来一名监工鞭打他,好让史密斯乖乖就范,他尤其想限制史密斯的祷告和团契生活。这位监工抽打了他的背部100 次。想想看,100 次!随后,监工——就是这名鞭打过他100 次的监工——无意间听到史密斯正在为他的灵魂祷告。因为这个祷告,他的内心开始刺痛,他乞求史密斯的饶恕,又鼓励史密斯逃离监牢。

神呼召所有的基督徒来分享好消息。教会应确保会众知道福音的内容,同时要装备会众清晰讲明福音。我们也应当帮助彼此认识福音,并活出这样的生命。不过,我们扪心自问,大概会发现我们喜欢推卸传福音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如何传福音。让我们准备进入下一篇的内容。

作者:狄马可 Mark Dever

832394639a42b16ee624ee36fb8caa1d.jpg
国会山浸信会主任牧师、九标志事工总裁。他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著有多本有关教会体制和教会论的书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健康教会九标志》一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2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音专刊四】传福音的正确方法

【福音专四】传福音的正确方法   





专刊四.webp.jpg



                                                                                             
我们应当怎样传福音?

答案是:我们需要传讲神的话语,传播好消息(参罗10:17)。这不错,但我们具体应如何传讲神的话语?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思。在公开场合,你可能依靠各种媒体传福音,在私下场合,你可能借着与人交谈传福音。但是,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印刷、讲道、交谈,或小组学习——我们具体应如何传播福音?

我想从几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同时具备诚实、迫切和喜乐三种状态。我们传福音,往往只能做到一样,最多两样,而不能三样俱全。这非同小可,如果我们能把握好三者,就能恰如其分地表达福音。第二,我会提供一些具体建议。


诚实、迫切、喜乐

诚实。首先,我们应诚实地告诉福音朋友,如果他们悔改并相信,就能得救,但他们必须悔改,而且悔改的代价不菲。我们必须把福音分毫不差地说出来,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这些内容不悦耳或有碍和睦,就避而不谈。

当问到应如何传福音,很多人不愿意给人带来负能量。他们认为,传福音既可以用正能量,也可以用负能量感染对方,其中,向人说罪、罪行、悔改和献祭等内容属于负能量传播,这么做肯定不受人欢迎。以下是一位领袖传道人的电视发言:“一些人绞尽脑汁想告诉别人,他们已经迷失、有罪。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等人的行为更野蛮,更不像基督教。他们不过是假借基督教的名义和旗帜,诋毁人类品格,进而损害福音事工。”另一些神学立场偏传统的人则认为,虽然审判和罪等观念符合上一代人的文化,但这些观念已经与当今的时代格格不入。他们认为,现今最好还是采用自由的立场对待福音。


可是,根据圣经,虽然自由是福音的一个美好要素(例如,约8:32-36),但罪和罪疚才是福音的根本要素。我们分享基督的好消息,必须让人知罪,看见自己的迷失。如果你读彼得在《使徒行传》前几章的讲道,会发现彼得在谈及人的罪时,言语十分诚实。他没有刻意措辞、哗众取宠。其实,彼得这么做,只是在忠心追随几个月前与众门徒同在的耶稣。耶稣说,“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7)

好好想一想!不要认为我们向人传福音,只是在探索真理。堕落之后的人不是对上帝未置可否,而是与他为敌。所以,我们不要想当然以为,不信主的人会渴慕神,只因为他们是按神的形象所造。圣经教导我们,人从本性上已经疏远神,我们必须很诚实地面对这一点。

什么是悔改?悔改意味着你能离开曾经迷恋你的罪恶,转向圣洁的神并爱他。你将承认自己不是神。你能够珍视耶稣,远胜当下的享乐。你愿意放弃所有圣经中称为罪的喜好,离弃罪恶,跟随耶稣。

我们向人传福音,必须诚实。如果我们隐藏一些重要但不中听的内容,就是在操纵我们的福音朋友,向他们兜售假货。因此,无论我们怎样传福音,都不能隐藏问题,或避而不谈困难。我们也不应只说光明的一面,或为了讨朋友的欢心,把神说成是满足对方心愿的工具。我们必须诚实。

迫切。除此之外,根据圣经,我们还必须劝告对方,悔改和信靠拖延不得。他们必须现在就做决定。不要指望还有“更划算的交易”。如果是选择手机套餐,或更新现有套餐,你可以谨慎理财,在网上逛一圈,致电不同的公司,货比三家,再作决定。可是,在赦免的事上,实在没有所谓更好的交易。根据新约(约14:6; 徒4:12; 罗10; 来),基督是惟一的路。除了基督,罪人难道还能用其他的方法与神和好?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如何,也不应认为自己可以掌控明天(雅4:13)。“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诗95:7-8; 来4:7)

耶稣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路13:6-9):

一个人有一颗无花果树,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管园的说:“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

当我们迫切地劝告对方早日悔改时,我们不是在操纵对方,也不是缺乏体贴。我们只是实话实说:他们所剩的时间不多。

身为基督徒,我们很清楚,人类历史不是事件周而复始,无止境地循环,直到一些内容变得索然无味。完全不是!我们知道,神创造了这个世界,将来也要用审判结束这个世界。我们知道他给予我们生命,也收取我们的生命。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有限。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最终年岁,但如何使用这些年岁在乎个人。因此,保罗在以弗所书中告诉我们“要把握时机”。(弗5:16,新译本)

就像税吏征收税款,我们应当渴望抓住飞逝的每一瞬间,让当下的时间变成上帝的奖杯和恩典。正如保罗所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29, 31)

你当下的处境如何?你要相信,你可以使用神当下赐你的环境,你不需要寻找新的环境。不要让转瞬即逝的世界或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蒙蔽你的双眼。现今的世代“邪恶”(弗5:16)。因为这些日子既危险又短暂,我们必须赎回光阴,抓住每一个时辰。这样,当最终的审判来临时,我们可以像保罗那样说,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向人传福音(参林后5:10-15)。我们不仅应诚实地告诉别人,悔改需要付代价,也应告诉他们悔改的时间有限。诚实能激励我们为道迫切。

喜乐。不过,如果只有这两样,我们很可能变成一群郁郁寡欢的福音使者。敏感的良心鞭笞我们传讲神的审判和禁令。时间的紧迫感又让我们把福音说得很沉重,而且容易在传讲时咄咄逼人。但我们这样表现,实在不像传扬喜讯的人。毕竟,我们所传播的是好消息!只有诚实和迫切,我们容易失去平衡,向人传讲残缺的信息。因为圣经的福音,总是伴有大量的浓情爱语。我们在被造的那一刻,就是爱的受造物。神爱我们;我们也爱神。基督爱我们;我们虽然不能看见他,却爱他。正因为我们渴望永远与他相伴,福音才是好消息。没有他,就算我们能长生不老,享受丰裕的物质,都不失为在地狱中。

我们能够与神重归于好,这个真理让我们雀跃。所以,我们理应欢喜快乐地告诉身边的人,如果他们悔改并信靠,就能得救。虽然代价昂贵,但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试问,《希伯来书》第十一章里的众圣徒,谁不会这么说?主耶稣自己也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经上说“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来12:2)

在国会山浸信会的停车场入口,挂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宣教士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的一段话,他在“奥卡行动”中为主捐躯:“舍弃无法保存的,以获得那永不失落的,这个人绝非傻瓜”。我们来到基督面前,得到什么?我们获得了赦免、意义、目的、自由、社群、确据和盼望。此外,我们在基督里还有数不胜数的恩典。我们传福音,固然要诚实地传讲其中艰难的一面,但无须就此抹杀神的祝福。神会借着福音赐给我们特别的祝福。我们不应把福音的要求说得过于沉重,似乎这样福音才足够真实,而是要欢喜快乐地向人分享福音。

所以,我们传福音需要把握好这三个要点——诚实、迫切、喜乐。只有诚实、急迫,但缺少喜乐,我们容易行事阴郁(读《腓立比书》)。只有喜乐、诚实,但缺少迫切,我们容易虚掷光阴(读《彼得后书》)。只有迫切、喜乐,但缺少诚实,我们容易把福音当成摇钱树(读《彼得前书》)。

希望大家传福音时,可以把这三样牢记于心,不过,我还想再分享一些传福音的具体建议。


具体建议

1)祷告。传福音时,你要常常祷告。神把约拿从鱼肚中救出后,约拿说:“救恩出于耶和华”。(拿2:9)既然圣经教导我们,救恩是出于神,我们理应请求他在我们的福音朋友身上动工。耶稣正是如此。在《约翰福音》第十七章,他为信徒祷告,这些人因为门徒的见证和传道而相信他。他说,“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约6:44)既然带人归主是神的工作,我们理应请神来动工。

保罗也为他的见证对象祷告,求神拯救他们。在致信罗马教会时,他说“弟兄们,我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罗10:1)我们可以殷勤做工,也可以为主作见证,但只有神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这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祷告。

记得我还在神学院进修时,一次,我在图书馆里学习,突然想起几个我心爱的人。虽然我已经为他们迫切祷告多年,但他们依然没有得救。有那么一瞬,我暗想,既然神不愿意垂听我的祷告,而且这些祷告显然能使他得荣,我在这里读神学又有什么意义?当时,我有些灰心。但是,我知道我有责任继续为他们代祷。

就我所知,在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从来不曾得救,但也有一些人后来经历重生。因为神的恩典,这些年来,我确定很多我二十多年前为之祷告过的人,后来成为基督徒,虽然中间历时很长。其中一些人,在人看来,几乎不可能信主,他们的归主让人吃惊。这足见传福音的最终结果在神,而不是单靠你我。因此,我们的布道常能结出一些令人意外的果实。

在每天当中,我们常常为一些细小的事宜祷告。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为传福音的事祷告?当你传福音时,一定要记得祷告。

2)利用圣经。圣经不只可以用来作公开讲道或私人敬拜,也可以用来传福音。我们前面提到《使徒行传》第8 章,腓利遇见一位埃塞俄比亚官员。当时,这位官员正在读《以赛亚书》53 章中弥赛亚的预言,《使徒行传》8:35 说,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圣经是神的话,是圣灵的默示。我们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话传讲神的好消息,也可以借用神的话语向人传福
音。我们大可放心,神喜悦我们使用圣经带人归主,以此彰显他话语的能力。

也是出于这一原因,我很喜欢和朋友一起查考《马可福音》来传福音。我相信,神会用出乎我预料的方法,借着他自己的话语开启对方心窍。我记得我本人就是这样信主。当时我在正在读福音书,这些圣经书卷建造了我的信仰。你可以把圣经中的耶稣基督介绍给你的福音朋友(或聚集大家,建立查经小组);也可以用圣经作你的主要布道资源,请福音朋友亲自参与讨论。你会发现,圣经中的故事、神迹和教导把耶稣的能力、荣美和爱勾勒得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信服。

我们向人传讲清楚的圣洁教导,也能让他们知道,我们向他们所说的不是个人观点,而是耶稣基督自己的教导和他本人的生命。我们都喜欢在主日听释经式讲道,即讲者根据圣经的段落本意来传讲信息。同样地,我们也希望福音朋友直接接触神的话语,因为我们相信,神喜悦借着他的话语使人归正。只有当神的道进入我们的内心,圣灵才能开始工作,重塑我们的生命。记得用圣经传福音。

3)讲清楚。在传福音时,你需要特别斟酌用词。说起传福音,我会想起我和好友的一次啼笑皆非的对话,他是一位不信神的犹太人。当时,我准备前往校园布道会演讲。所以,我决定问问他对布道的看法。我们姑且称他为迈克尔吧(其实这是他的本名)!

“你好,迈克尔,”我说,“你有没有碰到过别人向你传福音?”
“什么意思?”他问。
“哦,”我回答,“就是有基督徒向你解释上帝和耶稣,问你是否得救。”
“哦,原来你说这个!”他说。“应该有,我可能碰过。”


对话就这样开始,我们热火朝天地聊了很久。可其实,我早已向迈克尔传过好几次福音,但他一直不知道我在传福音。通过这次对话,一切变得明了起来。原来,迈克尔一直以为传福音意味着别人对他做过的某件事,他认为交谈不是传福音。

我还发现,以前我向迈克尔传福音时,想当然地以为他能明白我所使用的词汇,例如“神”、“祷告”、“天国”、“良善”、“道德”、“审判”和“罪”,我统统都没有好好解释。如果我传福音只是像推广产品,一旦对方应允,我就可以草草了事,那么对方一定不知道他在接受什么。我们传福音,必须既生动,又明了。

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明白圣经,但我们必须把基础信息弄明白,讲明这些要点。如果有人可能对我们的话语产生误会,我们就要加以解释。我们说话,就要确保对方听懂。这在神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处境化”(contextualization) 。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要讲称义(这是不可回避的内容),就必须解释称义的意思。称义是指我们在神面前被视为无罪,但是,我们犯罪,神看我们是有罪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能称义呢?如果神真是良善的,我们就不能称义——除非另有一位义者做我们的替代。这样,我们可以借着称义,聊到很多福音的关键信息。

所以,我们和不信主的朋友传福音,必须确保他们能听明白我们的意思。圣经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保罗向犹太人传道,往往会用旧约圣经作开场白,可当他碰上雅典城的希腊人,却会援引对方家喻户晓的诗歌(徒17)。所以,他在哥林多书信中说“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林前9:20-21)

有时,为了把福音讲明,我们也必须敢于冒犯人,关于这一点,即使一些热心的福音派人士也会疏忽。为了讲明基督的信息,我们固然要用对方觉得浅显易懂的语言,我们说话,必须保证对方能够听懂。但听懂和中听是两回事。一些人主张在传福音时只说贴己的话,结果往往弄巧成拙,最后,他们分享的信息完全与福音无关。如果你所传的福音不会冒犯人,你其实没有帮助对方真正听懂福音。

我们可以参考彼得在五旬节的传道(徒2)。彼得想亲近听众,但这样的心愿只是让他的话语更扎心,而不是绵绵无力。彼得渴望会众得救,他如何向他们作见证?他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是:“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2:36)

彼得的话亲切吗?很亲切。中听吗?一点也不。清楚吗?无比清楚。

我们必须讲明罪的事实(赛59:1-2; 哈1:13; 罗3:22-23; 6:23;弗2:8-9; 多3:5; 约壹1:5-6),讲明十字架(太26:28; 加3:10-13; 提前1:15; 彼前2:24; 3:18),讲明人要为罪悔改、信靠耶稣(太11:28-30; 可1:15; 8:34; 约1:12; 3:16; 6:37; 徒20:21)。如果我们不能用圣经讲明这些事项,怎么能说自己是在传福音?

4)引人深思。在当下时代,人的防御心理正变得越来越重,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耳听为虚,喜欢亲自探究。由于这种发明心理作祟,今天出现所谓的“旅途式”词汇。 “人人都应自己寻找真理。那种用小册子把福音说得天花乱坠的布道手段,已经过时。你不要和人讲道理。你要和他们一起交流,一起探讨。”这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论调,对此,我有几点想说。

首先,这种说法完全没错。其次(你可能感到意外),这种说法永远不会出错。我们的父辈和祖先没有书本中所形容的那样天真和欠缺思考。人总会对一些事存疑,这可能因为我们不够重视真理,也可能源于人性深处的怀疑。福尔摩斯喜欢提问,但他这么做从来不是为了探究他人的观点和真理,他只想知道那个唯一的真理。在侦探小说中,一般都有好人和坏人,并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来显明各自的身份,不然,就没有谜团可解。

身为基督徒,我们肯定知道,这个世界有好坏两面,可我们也清楚知道自己的本相。当我们犯错时,没有人愿意轻易曝光,任人指正。我是一名牧者,我正在写书教导你应该如何传福音,可我也难免这项人性的弱点。一天,我的妻子说我在儿子面前言语欠妥,她说这话时充满对我的爱意和敬重。她批评得很对,我确实说了不该说的话。我相信唯一的真理,也知道妻子爱我,而且我在理论上也知道自己是个罪人。可是,她居然需要费劲气力,向我表示无限的忍耐和坚持,并付出巨大的爱心,我才能略有所悟,看见自身的错误。要知道,当时,我信主已经超过20 年。

人在堕落后,防御心随之而来。因此,我们在传福音时,应尽量说到对方心坎里。我们最好能用自身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促使对方反思他们的愿望和行为。我们可以向他们提问,例如生命起源或他们的世界观,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我们可以询问他们当下的困难以及他们的应对方法,甚至可以询问他们如何看待死亡、耶稣、神、审判、圣经和基督教。但你提问之后,要记得一件事,一些基督徒在做见证时常常忘记这点,那就是:聆听对方!我们的耐心聆听,将给一些福音朋友带来惊喜。

你可以先提问促使对方思考,再倾听他们的回答。你要与你的福音朋友一起探讨。也许你们之间的对话,正在帮助对方第一次厘清自己的内心思绪。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表现得像个百事通。

你向一个人见证神,必然是出于爱,而以上正是你爱人的表现。你要抓住一切机会,和人做朋友。帮助对方放下戒备心理(对你,而不是你的信息)。针对个人情形,提出你的意见看法。在阐述福音时,一定要清楚。你可以祷告,求神帮助你减少对方疑虑,促使他们反思福音的真实和可信。当你传福音时,记得让对方思考。

你要在他们身边活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基督徒生活。你说话、行为都应像“盐”一样,让人一看见你,就能生发渴慕的心。你要用你全部的生命激发对方思考。有时,我会把自己介绍为基要派人士,因为我想打破成见,用我的生命改变对方对基要派的印象。你要在世人面前活出基督徒的样式。为此,我想说最后一点建议。

5)利用教会。 我建议你邀请你的福音朋友参加你所委身的地方教会,或举办福音布道会的教会,用这样的方法传福音。不过,“利用教会”还有更深的意思,即我们要在一个群体中见证基督徒的生活,这是我们传福音的核心。正如班扬在无意间听见浣衣女子的对话,我们的生命能够见证我们话语的分量。当然,我们不可能一尘不染。但是,我们的生活需要彰显福音。你是否记得耶稣的登山宝训?他说: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对比彼前2:12)

在《约翰福音》13:34-35,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光说不做是不够的。当然我们必须说,因为我们有一个消息。但是,我们还需要言行一致。传福音既包括我们平时如何单独生活,也包括我们在新社群,也就是地方教会的群体中如何生活。

早在公元前70 年,耶稣撒冷城的圣殿就毁于一旦。在新约时代,我们已经不能指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圣殿,对不信主的朋友说:“看,气派吧?你难道看不出我们的神是何等美妙、奇特、神秘、真实和良善?”那么,新约时代的圣殿在哪里?回答是,圣殿已经不复存在,因为我们成了神的殿。所有的基督徒聚集在一起,就是圣灵的殿。根据新约,圣殿不是教堂的建筑,而是我们这群基督徒。当我们聚集在一起,就成为圣灵的殿。

所以,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分别为圣,就能给周围的人带来盼望,这盼望不是靠你我的教会,也不是靠我们如何融入环境(很多基督徒错以为他们应与身边人一样),而是靠我们身上的反差,这差别可以把人吸引过来。我们需要活出一种有分别的生活,因为无论我们在哪座城市生活,我们都将成为神在那座城市的形象和广告牌。所以,保罗对腓立比教会说:“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腓2:14-16)

我们身边的人正活在黑暗中,他们的灵魂已迷失。我们正肩负美好的呼召,在教会活出全新的生命,这生命能表明福音。当你传福音时,把教会也带进你的布道工作!你固然可以邀请朋友参加聚会或特别的布道活动,但你也可以邀请他们进入你委身的教会,把你的弟兄姐妹介绍给他们。这对他们来说,可能犹如黑夜里一颗明亮的星星。你这么做,或许可以促使他们诚实地反思自我。他们可能情不自禁地问你(因为我曾遇见这样一位朋友):“你是基督徒吗?你能否告诉我什么是福音?你能否告诉我你为什么会信主?我们能聊一聊吗?”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建议,不过我希望你能从中受到鼓舞。虽然我们知道正确的布道方法,但有时我们的个人布道还是会出错,因为我们误以为一些行为是传福音。我们将在下一篇探讨这个话题。

作者:狄马可 Mark Dever

832394639a42b16ee624ee36fb8caa1d.jpg
国会山浸信会主任牧师、九标志事工总裁。他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著有多本有关教会体制和教会论的书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健康教会九标志》一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22: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音专刊五】传福音的误区

【福音专刊五】传福音的           

                           


                                         
专刊五.webp.jpg







               记得小时候,我曾在加油站紧紧抱着一个人的大腿,抱了很久,才发现那人不是我爸爸。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这是我的一次错认经历。

有时,错认的后果更可怕。例如,动物世界的障眼法常使我惊叹不已,天敌可以在猎物眼前,把自己伪装成树枝和岩石,伺机而动,随时准备享用大餐!

在传福音的事上,我们可能也有错认的经历。我们误认为一些行为是传福音,其实不然。这样的错认后果严重,远比难堪更甚。下面,我将讨论5 种常见的传福音误区。


第一,强人所难

我们大概经常听到有人这样形容传福音:“把信仰强加给他人,这样合适吗?”

一些人从来不传福音,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强人所难。鉴于当前流行的传福音方式,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但根据圣经,传福音和强人所难其实是两回事。你要知道,你分享的信息不只是个人观点,而是事实。传福音不是强人所难,就像飞行员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乘客劫机者的位置,他只是在陈述事实,而非强人所难。

你也不应当把福音的真理视为你的个人观点,只和你或你的个人经历有关,仿佛这仅仅是你灵光一现的想法。你传福音,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对神的理解”或“我是这样认为”。你向人传讲的是圣经的福音。你不是福音的创始人,也无权对福音作任何改动。

圣经中的传福音绝非强人所难。其实,我们也无法强迫他人接受福音。根据圣经,传福音只是传讲好消息,至于对方能否做出正确回应,这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我当然希望对方能接受福音,但根据圣经,这超出我们的能力。圣经说,传福音的果子是出于神。所以,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信上说(林前3:5-7,和林后3:5-6 作对比):

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

记得一次,我和朋友拉尔在剑桥聊天,他是来自黎巴嫩的伊斯兰教徒。我们聊到一位已经还俗的穆斯林教徒。比尔希望这位朋友重新皈依穆斯林,而我则希望他成为基督徒。我们都为宗教在英国的没落感到心寒,这时,比尔突然哀叹道,大不列颠本来是基督教国家,如今却世风日下。我回应道,英国并非基督教国家,在这个世上,其实没有所谓的基督教国家。他一听,仿佛抓住我的把柄,马上回应说,所以,基督教逊于伊斯兰教,因为基督教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为社会指引方向,为人类筹划政治蓝图。我说,这是因为我们的信仰,能够洞悉人性和人类的处境。他听后不太理解。

我解释说,伊斯兰教把问题看得很浅陋。对伊斯兰信徒而言,人类最大的问题是行为不端,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刻苦己心就好。但基督教的看法更深刻,也更符合实情。我们坦率地承认,人类的问题不是数不胜数的恶劣行径,而是内心的罪恶,因为我们想与神作对,所谓本性难移。我说,基督教没有比尔所期待的政治蓝图,因为我们相信,政治手段不足以解决人类的根本问题。这就像,我可以用剑对准一个人的喉头,把他变成行为检点的伊斯兰教徒,但我绝不可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任何一个人变成基督徒。

圣经说得很清楚,武力逼迫和强人所难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世人讲明福音,在他们面前活出爱的生活,同时祷告求神帮助他们看见自己的罪恶,赐他们悔改和信心。

如果你的布道方式符合圣经,你不可能强人所难,因为这与传福音的本质相悖。在传福音时,你只可能做两件事:传讲信息和爱人。我们要把白白得来的福音告诉所有人,但我们不能操纵别人接受福音。根据圣经,我们不能逼迫他人接受生命。


第二,个人见证

一些人认为,向人作见证就是传福音。个人见证当然奇妙无比,例如《诗篇》作者这样赞叹: “凡敬畏神的人,你们都来听,我要述说他为我所行的事。”(诗66:16)在新约中,类似的记载也比比皆是,很多圣徒在用自己的生命证实基督的作为。保罗对哥林多教会信徒说,“又因你们在他里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正如我为基督作的见证在你们心里得以坚固。”(林前1:5-6)我们听信福音后,每一天都在经历福音的大能。我们当然应该向人见证这样的奇妙经历。我们需要以神为乐,也应当向人分享我们的喜乐。这样的见证有助于传福音,好像锦上添花。

基督教护教家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曾提过他的一次布道会经历。当时,整场福音会都是信徒的见证分享,大家彼此敞开心扉,述说上帝在他们生命中的奇妙作为。格林说,就在这时,一位不信主的教授靠近他,小声说:“唉,我才不信这些鬼话呢!”格林说,“嗯,我明白,但您不想信吗?”根据格林的回忆,“只我这一句话,那女人已经泪花闪闪。她的理性在拒绝福音,内心深处却渴望听到更多。”个人见证能深深地触摸人心。

圣经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根据圣经,耶稣曾医好一个瞎子,之后,当别人问起他,他这样回答:“他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约9:25)瞎子只想为他的医治向人作见证,他完全不在意询问者的身份和凶恶的口吻。这样的见证是多么奇妙,又振聋发聩!但是,瞎子的做法不是传福音,因为他的话语中没有福音,他甚至不知道耶稣是谁。

在国会山浸信会的主日讲道后,我们有时会举办受洗礼,这是很特别的时候。众人唱颂赞美诗,会众就座,然后,受洗的基督徒会来到台前。他们需要做自我介绍,再分享个人见证。但在举办几次受洗礼后,我们发现,虽然他们的故事婉转动听,却没有清晰的福音信息。感人的见证固然能鼓舞会众,但在场的其他人,包括受洗者的亲友,却不能借着这样的机遇听见福音。

因此,我们开始要求预备受洗的信徒提早一周写好见证稿,交由我们的同工审核。我们的主要审核内容是其中的福音信息是否完整,因为我们希望确保受洗者在做见证时讲明福音,帮助在场的非基督徒同时听到见证和福音。当你告知身边的人,你如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分美好,但唯有耶稣基督的福音能解释你改变的原因和意义。如果你的个人见证包含福音信息,你就在传福音。

我们在与他人分享神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时,有时会提及福音,有时不会。我们可能只是在说神如何帮助我们,却没有讲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或神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应当向人述说神在我们生命里的作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忘记传讲基督的福音。如果要进行个人布道,我们不能忘记提及福音。

最后,我想特别提醒你一点。我们正处于崇尚“个人好处”的后现代时期,因此人人都喜欢听见证。谁不愿意从基督那里得到好处?可是,当你不再谈起耶稣在你身上的奇妙作为,而是向人述说耶稣的生命、死亡和复活等历史事实和意义,你且看看他们会如何回应!这时,你会发现,你作个人见证,不一定在向他们传福音。


第三,社会运动、公众事务

一些人以为社会运动和公众事务是传福音。我正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政治家威廉·詹宁斯·布赖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的传记刚刚上市。布赖恩曾3 次入选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是一位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平日积极宣扬福音,又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社会改革。他的身影遍及大街小巷,在改善工厂环境、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最低工资和推动累进税等议题上,发表各样的演说。布赖恩不辞辛劳,但他有没有在传福音?他这么做,肯定是为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福祉。他渴望扬善抑恶,因为这能彰显他所信仰的上帝。但他是否在传福音?

如果有人赞同布赖恩指出的社会问题,但在改革措施上与他意见不一,这个人是否也在反对布道,福音和神的国?我记得20世纪80 年代有一位响当当的福音派领袖,他主张单边裁减核武器。他认为,无论“对方”如何,美国政府都应消除核武器。他的理由是维持和平。但即使他的初衷无懈可击,如果这一提法引发战争,怎么办?或者,就像T 恤衫上的标语所说,维持和平的最好方法其实是“握有核武器优势”?

在众多的社会改良运动中,有可圈可点者(例如,废奴运动),也有后果可怕者(例如,合法堕胎)。但即使最好的社会改良运动,也比不上耶稣基督的福音。

我们在参与社会救济事工的过程中,可以彰显福音,所以耶稣教导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彼得的教导与耶稣遥相呼应:“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彼前2:12)我们应当用行动让世人看见神的怜悯、恩慈,这也与我们基督徒的身份相称。耶稣在绵羊和山羊的寓言中(太15),也提到这点。在故事结尾,马太援引主的话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太15:45)但是,好行为不是传福音。我们的善行可以彰显福音,却不包含福音信息。在个人布道时,我们必须讲明福音,无论以书面或口头方式。

如果我们把视线从神移到人的身上,社会痼疾将代替罪,平行关系将胜过我们与神之间的垂直关系,赢取大选将变得比赢取灵魂更吸引我们。可是《箴言》11:30 说,“义人所结的果子就是生命树,有智慧的必能得人。”也许,我们在为大众福祉辛劳奔波,参与各样的慈善项目和其他社会改造运动时,我们以为这是传福音。可是,就像上世纪著名的宣教士唐纳德·麦加夫兰(Donald McGavran)所说:“传福音不是宣扬戒酒的好处,促成选民通过禁酒令;也不是宣扬慷慨解囊的好处,说服百姓诉诸政治改革”。

传福音不是宣告上帝的政治计划,也不是为教会招兵买马,而是向男女老少宣告福音。透过福音,神把人一个个带到教会,用这个群体彰显他的性格,同时帮助信徒在世上活出他的呼召,这样,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大卫王所说,治理有方很好(撒下23:3-4),但这不是传福音。同样地,你可以做一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亲、雇主和雇员,类似的我还可以说很多,这些是基督徒当尽的本分,但你这么做,未必在完成神传福音的呼召。


第四,护教

还有一些人以为捍卫信仰是传福音。和前面几项内容一样,护教本身非常重要。彼得说,我们要随时准备,回答别人我们盼望的原因(彼前3:15)。我们需要学习护教。护教能够在人对神、基督、圣u32463 .和福音信息的疑问和反对上,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

护教学能够为真理作辩护。根据护教学,基督教可以恰到好处地解释每个人内心隐约的渴望,也可以更好地看透人的理性,维持世界次序。护教者可能会说,当你认识基督教信仰,能明白人为何与生俱来拥有道义感(可参英国护教家路易斯的著作《返璞归真》)。面对分离、焦虑等问题,基督教也有更上乘的回答。基督徒可能会说,也应该这么说,我们的信仰从来都是坦荡面对死亡,我们承认生命转瞬即逝,这足见基督教与众不同。以上都是很好的护教内容。

但也不是次次如此。一次,我在英国一所大学教授布道课程。在一堂课上,我急于知道听众有哪些反对意见,以便指点迷津,结果,那晚我可能唱反调唱得比正题还多。我本人在信主前曾是不可知论者,所以护教学带给我很大的帮助。神借着护教学帮助我信主,例如,帮助我用理性思考基督如何复活。但是,我们不是一个模子雕刻出来的。我在传福音时,不应当不假思索地把所有人想成我自己,每个人都会面临和我一样的障碍、疑问、反对和逻辑。

就像个人见证和社会运动,护教大有裨益,但护教不是传福音。我们和不信主的朋友交谈,常常会因为福音的一些内容与人争辩。我们可能自己就是这样信主。借着读书、思考和与人交谈,我们最终认识神。但这些活动本身不是传福音。

护教常常能带给我们传福音的机会。我们在和朋友聊到人类起源和这个世界的问题时,都可以借此自然地提到福音。我们可以和不信主的朋友探讨生命的意义,死后的归宿,或耶稣基督的身份。当然,我们需要仔细斟酌,再向对方提问,但这类对话很容易引向福音。

大学时,我曾创办过一个交流群,参与人是我的大学同学,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我们在寝室聚会,一般只有他们参加,偶尔还有另外一个信主的同学。整个对话节奏都由这群无神论的同学主导,他们抛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我总是努力地回答他们,也会向他们发问。可花了半天功夫,我很难说这样的交流到底有多大益处。

此外,护教本身也有一些弊端。你可能无法应答,结果导致提问的人更加怀疑神,可实际上,他的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你使用护教的方法和人交流,这很容易让你的朋友觉得,你没有标准答案,你也不过是一知半解,自己都不清楚福音的真伪。可是,我们不能全然明白,不等于我们一无所知。这世上的知识总是有限,我们只能从已知的环节出发,再了解更多,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世界顶级的科研学者,都是如此。护教学功不可没,但我们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其实,护教最大的问题出在喧宾夺主上。传福音不需要我们解释童女如何怀孕,或复活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是,护教是为基督教的信仰辩护,回答各人的存疑。护教是跟着其他人的节拍走。但是,传福音是跟着基督的节拍走,我们在说基督的消息。在传福音时,我们需要主动讲明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和他的救赎。





第五,传福音的果效

最后的一个常见误区是,人们会把传福音的结果,也就是有多少人信主当成布道,但传福音其实不过是分享福音信息。这个误区的危害也最大。虽然这个观念可能带来激励作用,但终究是个误区。传福音必须和传福音的果子区分。如果你对传福音存在误区,对福音信息和圣经中悔改的教导也有不当理解,你很可能认为传福音就是带人信主,更糟糕的是,你以为你有能力带人信主!

根据圣经,对方是否信主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我们也不应该用结果作为布道的评估标准。传福音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忠心传讲信息。约翰·斯托得说,“‘传福音’和说服是两回事……传福音只是宣告一个好消息。”1974 年洛桑大会(Lausanne gathering)对布道下了一个定义:

传福音就是传讲一个好消息。这个好消息说,耶稣基督按照经上所说,为我们罪受死,又从死里复活,成为救主,如今他要赦免人的罪恶,赐下释放的圣灵给一切悔改相信的人。

保罗说,“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林后2:15-16)保罗说,同样的事工,效果却完全不同。就像圣经里土壤的比喻,我们使用布道技巧,未必能带人归主。同一粒种子,撒在不同的土地上,最终的结果不在乎撒种方法,而在乎土壤状况。正如保罗不能用布道对象的态度评估他的传道工作,同样地,我们也不能根据眼前的结果,来评判我们是否做好传福音的工作。

很多教会初衷良好,却因为这个误区,走上实用主义路线,成为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这个误区也很容易打击信徒,让他们感到心灰意冷,心生责备。就像一本书中所说:

传福音不是说动别人决志;不是证明世界上有神,为圣经的真理作辩护;不是邀请人参加聚会;不是痛斥当下时代的困境,使人对基督教感兴趣;也不是戴上“耶稣是救主”的袖套!以上内容固然有自身价值,但没有一项等同于传福音。传福音是根据上帝的权柄,宣告神为罪人所作的拯救工作,警告不信者,他们正处于沉沦中,以此引导不信的人悔改和信靠救主耶稣基督。

很多现代布道者不顾及圣经教导,为了博得罪人一时的决定,他们会操纵对方的情绪。但是根据圣经,归正是超自然的工作,因为神向罪人施恩,罪人才能信主。遗憾的是,这样的误区随处可见。

以下是钟马田博士的一段自述。一次,在他讲道后第二天,有一名男子前来找他,面色沮丧。原来,钟马田在前夜讲道时,没有当场邀请大家公开决志,他为此耿耿于怀。

“您好,钟博士!要是您昨晚让我决志,我肯定会决志。”
“哦。”我说。“那我现在邀请你,你跟着我决志。”
“啊,这可不行,”他说,“如果你昨晚这么说,我一定会同意。”
“亲爱的朋友,’我说,‘如果昨晚的讲道,对你的影响时间不能超过24 小时,那么,你的决志无法打动我。如果你此刻的决志态度已经与昨晚不同,你大概还没看见问题的核心。不论昨天你为何感动,那都不过是暂时的改变,你还没有真正看见你需要基督。”

有时,教会文化过于看重结果,结果助长了这一类问题。一位牧师说:


我对面坐着一位“顶呱呱”的传道人。他的牧会人数在主日上午有5000 人。我问他使用了哪些布道策略。他说,他在教会聘用2 位神学生,每人每个主日必须带2 名新人受洗。这样,教会每周至少有4 名新人“决志”,一年内,教会将增加208 名“新人”。他补充道,“要是你在一年里不能为200 人施洗,就收不到各种布道会的邀请函!”我听完目瞪口呆!我又追问了几句。“如果在主日,神学生不能找到2名新人决志呢?”他回答道,“我只招用能完成指标的神学生。”我问道,“要是他们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在一些神学立场上妥协呢?”他听完毫不在意,只把我的问题当成小儿科,觉得我斤斤计较,良心太过敏感。

如果我们布道,只是醉心于增加新人数量,施压使人决志,或用肉眼所见的效果来衡量传福音好坏,我们其实是在破坏真正的布道和真正的教会。很多人在听见福音的几个月或多年后才信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你可能就属于这样的情况。我知道我是,很多基督徒都是。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见福音,都不会做出回应。你有没有听过卢克·肖特(Luke Short)的故事?

肖特先生历时很长,才信主。他是一位新英格兰的农夫,享寿100 岁。大概在18 世纪中叶的一天,他坐在田间反思自己漫长的一生。突然,“他想起自己从前在达特茅斯(英国)听到的一篇讲道,那时,他还是个小男孩,没有远渡重洋到美国。他反思多年前听到的这篇布道,突然想到他将伴随绝望和神的震怒死去,在那一刻,他的心归向了基督——此时,离他第一次听到约翰·芙莱维尔(John Flavel)的讲道,已经过去85 年。”85 年前,传道人芙莱维尔在英格兰忠心传讲上帝的话语,他肯定知道,他无法在布道当天,看见立竿见影的果效。

神对基督徒传福音的呼召,不是说动人决志,而是向人宣告基督救赎的好消息,呼召对方悔改,把重生和使人归主的荣耀归给神。如果我们忠心传讲神的话语,即使对方没有信主,我们的布道工作也不算失败,唯有当我们传福音不够忠心,我们的布道才算失败。传福音本身不是说动人信主,而是告诉对方,他们需要信主以及如何能够信主。

传福音不是强人所难;不只是作个人见证;不仅仅是掀起社会运动;可能不涉及护教;也不等同于布道结果。传福音是我们与人分享神的奇妙真理和耶稣基督的伟大消息。如果我们明白这点,就能在面对神传福音的呼召时,坚定不移、满有喜乐。我们将越发殷切地传福音,因为传福音对我们而言,已经从不得已而为之的肩头重担转为喜乐的特权。

我们已纠正传福音的误区,也向人传过福音,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将在下一篇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狄马可 Mark Dever

832394639a42b16ee624ee36fb8caa1d.jpg
国会山浸信会主任牧师、九标志事工总裁。他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著有多本有关教会体制和教会论的书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健康教会九标志》一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22: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音专刊六】对方听福音后的两种反应

【福音专刊六】对方听福音后的两反应

专刊六.webp.jpg

                                                                                               
我想说服一位年轻的同伴和我一起向路人传福音,我安慰他说,由我来负责对话。“而且,”我说道,“一般人都喜欢聊天。即使他们不喜欢,大多数人也会以礼相待。”

他似乎不为所动,但还是随我一同前去。我们看见一名男子,正背靠一棵参天古树读书。我上前和他说话。

他只抬头看我一眼,似乎有些恼怒:“去死吧!”我们当然没有去死,但我们确实离开他走了。

就这样,我们继续主动找其他人说话,结果遇见各式各样的回应。这是所有布道工作的必经之路。我们必然会看见人对福音产生的种种反应。这是接触型福音布道的必然结果。我们为了传福音,和他人建立长期互动,也需要处理这个问题。

耶稣命令万民悔改并相信他。对此,一些人选择顺服,一些人选择拒绝。在顺服的人当中,回应也不尽相同;甚至拒绝福音的人,其方式也各有差异。


负面回应

“还没想好。”大部分人做决定时会经常犹豫。我们可能在一些事上十分决绝,但对另一些事却摇摆不定。为了扩大选择面,我们总想尽量延迟决定。

多年以来,我对福音的回应一直是“还没想好”。我大概用了2 到4 年时间(取决于你如何计算)思考基督的见证。根据《约翰福音》3:36,我知道只要自己不信,神的震怒就常在我身上。那时,我也常常查考圣经,思考是否应跟随基督。现在我知道,从神学角度看,这是上帝在吸引我。但当时,我身边的基督徒只能看见我 “还没想好”,我也只能看见这点。

还没想好的原因很多。也许,对方不确定自己需要基督,因此不知道我们所分享的消息有多重要。也许,对方对一些基础事宜犹豫不决,例如上帝是否存在,或我们传福音的人是否对圣经有把握。很多人踟蹰只是因为他们漫不经心或毫不在意。他们不相信自己正处于危险中。他们无法想象自己有哪些劣行,以至于需要拯救。不管原因如何,总之,他们还没想好。他们浑然不觉忽略上帝的危险,更别提抵挡上帝的可怕后果。他们可能以为,还没想好和故意与神作对不同。

但是,“还没想好”显然不是“相信”,至少肯定不是“作门徒”。从法律的角度说,沉默可视为默许,但这不适用于跟随耶稣。耶稣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太12:30; 路11:23)如果福音朋友告诉我们,他们还没想好,我们不能强迫他们决志,但同时,我们绝不能因此假作安慰,仿佛神赞同这种似是而非的灵性状态。人是否抵挡神,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抵挡,要么不抵挡,没有中间的可能。

路加在《使徒行传》记载保罗布道后,人们对他的回应。一些人不愿悔改或相信,但他们希望再听一次。

例如,凯撒利亚罗马巡抚腓力斯,在听完保罗的见证说:“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徒24:25)。但根据后面的经文,我们知道腓力斯这样请求是出于贪心。腓力斯“指望保罗送他银钱,所以屡次叫他来,和他谈论。”(徒24:26)

保罗恳请亚基帕王信主的经历略有不同。亚基帕王的回应是:“你想稍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徒26:28)这是典型的负面回应。亚基帕王拒绝接受保罗的见证,不仅如此,他似乎也在斥责保罗胆大包天。有趣的是,亚基帕王并非直接拒绝福音,而是用暗示的口吻说,如果他要信主,还需要时间。

我们无法揣度亚基帕王的想法,也无法揣度我们的福音朋友在想什么。但我们传福音时,需要确保对方知道,就算他们无法决定是否跟随基督,他们依然在决定每天如何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么以基督为主,要么不以基督为主。我们可以暂不做决定,但我们不能暂停生活。没有人能在是否抵挡主的战场休战。在这里,只有两种状态,人活在这个世上,只可能有一个主,要么是上帝,要么是自己。

另外一种负面回应是“想再等等”。曾经我不只“还没想好”,而且“想再等等”。这个回应与上一回应十分相似,“想再等等”的人可能“还没想好”,也可能不是。“还没想好”的人左右观望,可能因为他们不愿做出决定和承担后果。“想再等等”的人踟蹰不决,可能因为他们不想拒绝福音,或彻底关闭信仰大门,至少现在不想;也可能因为他们不想为罪悔改,至少现在不想。他们可能不是故意踟蹰,但他们不愿因为信主受到约束。不论原因如何,他们想再等等。

正如对待“还没想好”的福音朋友,我们也应尊重“想再等等”的人。我们不能强迫对方决志、改变心意,但我们可以清楚告知对方观望很危险。

即使一个人言辞委婉温和地告诉你“想再等等”,这依然是一种负面回应。等待是另外一种拒绝。一个人想再等等,未必意味着他将永远拒绝福音,但他现在还没有接受。直接拒绝和想再等等,这两种态度都能因为神的恩典变为“接受”,但在那一刻之前,两者都是负面回答。

延迟决定,危险重重。曾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可作前车之鉴。一次,19 世纪布道家穆迪(D. L. Moody)在布道会结束前,对会众说:“希望诸位回家后思考自己是否需要归主,下周日告诉我你们的回答”。言毕,诗班领唱艾拉·桑基(Ira Sankey)唱诵了赞美诗《救赎主今日召你》。结果当晚,出现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大火。次日中午前,芝加哥大部分地区被夷为平地,穆迪所在的教区也在其内。约有300 人丧生,几千人无家可归。事发后,穆迪誓言他不会再让会众回家思考一周,他们是否要归正。

如果你传福音时,对方的回应是“想再等等”,他们可能害怕信主所要求的改变。“等等”意味着他们想维持现状、不作改变。

如果你感觉对方不是真心渴慕福音,那么你应当清楚告知对方后果,然后暂停你的个人布道,继续为他们祷告。你要确保他们已经明白你所传的消息,同时,你要明白,你已经完成你的个人布道。你已经做好见证。你已经分享福音。你已经在传福音的事上忠心。我们需要与人分享福音的消息,但正如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所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林前3:6)显然,神在他们心中还有许多尚未完成的工作。当然,我们应与神同工,祷告祈求圣灵工作,同时在他们面前活出作盐、喜乐、真实、发人深省和有吸引力的生命。

也许,想再等等的人心中有下面的考虑。他们基本上心意已决,他们只想维持现状,不愿接受基督。可是,他们仍想和你作朋友。他们知道你是基督徒,为了得到你的称赞,或至少为了继续和你保持友谊,他们不愿与你断交,因此采用回避和拖延的战术。他们要再等等。

想再等等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们可能已经开始相信福音,想跟随基督,但不愿意离弃某些特定的罪;例如,和女友的关系、嗜酒成性的习惯,或逃避责任的行为。无论具体罪行如何,他们开始认识福音的真理,渴望跟从上帝,但同时也想退缩。“等等!”他们说。“我真的要放弃这么多?”我能理解这种反应。虽然在离弃罪以后,我们一般能看清罪的丑陋,但在离弃之前,罪常常显得可爱诱人,甚至令人着迷。

因此,如果你感觉对方已开始受到福音吸引,你要耐心。我曾读过一本有关个人布道的书,作者认为,在慕道友做决定期间,我们应给予对方私人空间。另一位作者甚至建议锁门,这样我们和我们的福音朋友可以不受打扰。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不知道你想法如何,但我很赞同上一章中钟马田博士的答复。那名男子本来想在前一晚的布道会上决志,只因为钟马田先生没有公开邀请大家决志,便选择放弃。第二天,他告诉钟马田,他已经完全不想决志,虽然一天前他很乐意。钟马田答道,“如果昨晚的讲道,对你的影响时间不能超过24 小时,那么,你的决志无法打动我。如果你此刻的决志态度已经与昨晚不同,你大概还没看见问题的核心。不论昨天你为何感动,那都不过是暂时的改变,你还没有真正看见你需要基督。”

在福音朋友决志的过程中,打断对方其实能帮助你的朋友。毕竟,在成为基督徒之后,他们的生命将时时受到干扰,人们会不断搅扰他们的心,泼冷水,甚至讥讽他们跟随基督。所以,从决志伊始就受点干扰,这不是坏事。

就在我写到这段内容,我发现后院有一只松鼠。起初,它只是站在栅栏上。它想跳上树枝,但没有马上跳。它站立了好几秒,眼睛盯着树枝,摆好姿势。但它没有跳。它在等待。我不知道原因。我猜它在等待时机,也许要等到风速减弱,附近没有家犬,或树上没有潜伏的敌人。谁知道是什么原因?不管怎样,它正在等待。

人有时候就像这只松鼠。即使他们已决定成为基督徒,仍会因为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而徘徊。他们即将开始人生的新方向,也可说是全新的人生。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徘徊,反复权衡。他们正在等待——哪怕像这只松鼠,在纵身一跃前,只停留了短短片时。你要继续祷告,祈求圣灵在他们心中动工,同时求神帮助你机智地回应。

另一个负面回应是“现在不行”。对此我不想说太多,因为这一回应与前述两种回应很类似。一个人表示“现在不行”,他可能愿意以后再想,但他现在还没有被说动。他不愿付代价。他不只是“想再等等”;他的态度比“想再等待”更明确,他说,“不行,至少现在不行”。他也不是“还没想好”;他知道你希望他跟随基督,对此,他明确表示不行。也许,在未来某个时间,他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但在今年,这个月,今天,在他看来,他的回答是:“不行,现在不行”。

我曾经也这样回应过福音。我不确定基督教是不是虚假的信息,因为我是不可知论者。但即使当我开始查考福音书,心慢慢转向真理,我仍在不断思考是否要成为基督徒。最后,我的回答是“现在不行”。当时,我觉得要跨出这一步太难,但我仍在一直学习,参加教会,不断思考。我没有认真祷告,至少祷告不多。

当然,也有一些认为“现在不行”的人,他们的情形并不乐观。“现在不行”可能只是代表委婉地回绝。或者,他们愿意考虑,但还没有决定。当然,“现在不行”也可能意味着下面这种回应。

“不信。坚决不信。”我想我应该不算这种类型。这是最强烈的拒绝方式。当保罗到处逼迫基督徒,甚至狂热杀害司提反时(徒7,8),他内心对福音的回应方式可能是这种。“不信,坚决不信”的人在说,“我已经研究过所有需要研究的问题,思考过所有需要思考的内容。不论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改变心意。福音是杜撰,这个消息肯定不适用我!”

“不信,坚决不信”的人态度不容商量,由此可见他们心意决绝。但我们很难因此判断他们最终必定不会归正。我相信很多基督徒——你可能就是当中一个,曾经抱着这样的坚定态度。

根据圣经,从灵性角度说,非基督徒是眼瞎的人。他们无法看见属灵的真理。他们在上帝面前是死人。他们对属灵事物的态度也许很真诚,但未必正确。

当然,即使对方坚定地拒绝福音,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我们不需要每次和对方见面,都请求他们信主。这么做可能只是徒增他们的反感。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向神保持忠心,因为这种人一旦回转,他们决绝的性格也许能被上帝使用。保罗曾经无比执着地抵挡福音,但也因为这样的性格,他后来成为一名执着的传道人。就像前文所说,对于坚定拒绝福音的人,我们最好持续为他们祷告,在他们身边活出福音的生命,让他们看见我们的敬虔生活和品性。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带到教会,借着弟兄姐妹彼此相爱的团契生活,向他们见证神。


正面回应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正面回应。
如果你的福音朋友听完你的分享,表示愿意悔改和接受信仰,你应该怎么做?没有一本书能穷尽所有的回答,本书显然不在其中。但圣经中有我们需要的所有答案。根据圣经,这些新信徒应加入当地教会,参加团契。从相信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拥有基督家庭成员的特权和责任,和其他信徒一样。他们应接受洗礼,领受圣餐,接受辅导、帮助、关爱、支持、保护和教导。就像我们和配偶或朋友之间的相处,他们和所在教会的关系也会渐渐改变,日趋成熟。他们可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需要,有时是特别需要,有时是鼓励、纠正和劝勉。

在整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新信徒应不断接受圣经教导,认识跟随耶稣的意义。说到底,无论听道,受洗,领受圣餐,祷告,读经,或悔改和相信,我们传福音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对方作主的门徒。福音不是减少永刑的期限,而是开始一段永远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真正信靠基督,就必定愿意永远跟随他。但也有一些人,他们表示“接受”福音,却不是真正的信徒。有时,一些从未重生的人会以基督徒自称。这当中有些人,我们可能只有在来世才能辨认。有时,假信徒将在接受多年的门徒训练后,逐渐现出本相。另一些时候,他们的真面貌会很快暴露。在宣告信仰几周、几个月、几年后,他们就开始出现未归正的迹象。他们的信仰热情慢慢衰退。他们不再坚持参加教会聚会。他们依然声称自己是基督徒,但跟随基督对他们已经无关紧要。他们很少花时间殷勤地跟随主。

然后,有一天,摇曳的火焰熄灭了。世上的思虑、肉体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彻底扑灭他们心中的热情。耶稣用比喻把他们形容为落入浅土的植物(可4:5-7)。因为自称相信的人可能看似真诚,实际没有重生,所以我们需要谨慎计算归主人数,不要草率地相信对方已重生。著名传道人乔治·怀特菲尔德曾说:“一听见福音就欢喜接受,其实内心是浅土和石头地的人有很多,所以我不会立即把对方视为肢体,直到我能看见重生的果子。在此之前,我不会相信他们已经成为基督徒。这么做,绝不会伤害一个真正虔诚的灵魂。”

记得我曾和一个朋友一起学习《马可福音》。几个月后的一日清晨,他突然告诉我他已信主。我很高兴,问了他几个问题,随即带他和教会同工见面,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我们一起为他祷告,然后,同工相继离开,直到屋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关门坐下,对他说,“我不清楚你经历了什么,但神似乎正在你身上做一件美妙的工作。日久见人心。”(我还说了很多其他内容,只是这句话和当下讨论有关)。确实,日久见人心。临近受洗时,他越来越多地看见自己心中的罪。每逢此时,他都面临一次抉择:或者更彻底地悔改,继续跟随上帝,信靠耶稣;或者回到老路,为自己而活,把当下的快乐当成神。

感谢主,他最后选择了跟随基督!这位朋友,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人都是真正的“归正者”,这些人是我们传福音的盼望。他们是真正的基督徒。也许你在决定信主的时候,还是个小孩。你已经忘记你曾经的光景。但圣经告诉我们,人心从本性上都抵挡上帝,无一例外。然而,有一天,我们的心突然向神苏醒,我们开始臣服于上帝的意志。我们决定接受耶稣作救主。这是我们希望看见的布道结果。

但布道结果是否应成为激励我们传福音的原因?如果你想回答“是”,请不要错过下一篇内容。我们将一起讨论传福音的原因。

作者:狄马可 Mark Dever

832394639a42b16ee624ee36fb8caa1d.jpg
国会山浸信会主任牧师、九标志事工总裁。他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著有多本有关教会体制和教会论的书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健康教会九标志》一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22: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音专刊七】我们应当向人传福音的原因

【福音专七】我们应当向人传福音的原因


专刊七.webp.jpg



                                                                                               
根据前几章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神呼召我们向世人传福音,也晓谕我们传福音的正确方法。福音是关于神的消息。但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应当传福音?也就是说,传福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曾说:“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的生存动机,即使上吊自杀者也不例外”。果真如此吗?追求幸福是否是促使我们做事的唯一原因?还是存在其他动机?

但是,何必多此一举?传福音怎么可能动机不当?也许,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多余。毕竟,分享福音怎么可能是坏事?传福音的人不应当向来光明磊落?既然传福音是我们的本分,我们何必追究背后的原因?这不是有点像追究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的配偶或子女?这样的问题能有多大帮助?

但是,动机的错误可能带来不少问题。例如,你可能出于私心传福音。这听起来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一个人确实可能出于自私的原因传福音。例如,你可能想成为有理的一方;驳倒你的朋友;为自己的信仰打强心剂;在朋友,甚至是上帝面前显出高超的属灵生命;或想赢得传福音的好名声。我知道,有时候我传福音是因为我想告诉别人我做过见证,至少有这样的因素。我很惭愧,但事实就是如此。

什么才是传福音的正确原因?根据圣经,传福音的正确动机是顺服神、爱沉沦的灵魂和爱神。我们将逐一讨论,然后,我将用劝勉结束本章内容。


原因一:顺服神

根据圣经,传福音并非旅行布道家或营销专家的创意。传福音是复活之主耶稣基督的命令,他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28:19)根据《使徒行传》,早期门徒正是这样按照主的命令生活。保罗形容他传道是出于不得已的责任(林前9:16,17)。传福音是他的本分
(罗1:14)。传福音就是顺服主。

主的大使命不仅限于第一批受教的门徒。我们在前面讨论过这个问题,这里再简要温习一遍。《使徒行传》8:4 说,“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这些分散者不只包括使徒或长老。我们知道,经文继而提到执事腓利在向一位埃塞俄比亚太监传福音。


关于传福音的使命,最清楚的新约书卷也许是《彼得前书》。在第3 章,彼得命令年轻的基督徒“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彼前3:15)为福音常作准备就是尊基督为主,换言之,这么做等于顺服他。

我们知道神的良善。我们也知道,如果我们单单敬畏他(彼得这样劝勉基督徒),就要与他捆绑为一体,他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那里。你是否试过滑水运动,或在一边旁观?我们跟随基督和滑水运动类似。坐在滑板上的人对前方的船怀有一种特别的尊重,因为正是这艘船在决定滑板的前进方向。有时,湖面可能风平浪静,滑水者很容易跟上小船。有时,小船可能处于惊涛骇浪中,但滑水者只要紧抓缆绳,就能平安无事地度过风浪。

上帝清楚我们的前进方向,胜似世上所有的船夫。不过,信徒大多有这样的经历,神有时会特意把我们带入凶险的波涛中。但只要我们单单敬畏主,就能紧紧跟随他,继续行善并传福音,即使困难重重。

“但是,”有人可能以为,“今天和彼得所在时代相差甚远。彼时的信徒需面临残忍的逼迫,但今天是和谐共处的多元化社会,至少,在西方是如此。在当今物质殷实,宗教可有可无的时代,我们怎么需要为福音遭受逼迫?苦难这个话题离我们无比遥远,不是吗?”

我恐怕苦难和我们紧紧相关。罗伯·特詹森(Robert Jenson)在一篇文章中的例子可见一斑。他写道:

因为(多元化),结果让人啼笑皆非:很多人只能闭口不言……就我观察,如果他们开口,其内容几乎一定具有犹太、基督教或伊斯兰特色。举个例子,如果你在曼哈顿的派对或明尼苏达大学城中提议,不加限制地流产是社会或政治流弊。没有人会反驳你,他们的反应就像听见微风拂过。可是,如果你的提议与传统观念相悖,他们将大加称赞你的勇气和怜悯。再举个例子。假如有两个新皈依者,一个归于基督教,另一个选择远离基督教。归于基督教的那位将被视为可怕的狭隘主义人士,另一位则被视为开放社会结出的美好果实。

你有没有试过公开你的基督门徒身份?如果有,你一定知道,公开身份有时可以给你带来美好的回忆,有时却让你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愚蠢至极。

一般而言,我们喜欢依据体验好坏调整行动,如果是负面体验,我们倾向于改变方式,不再顺服神,以此回避流言蜚语,各种不适和痛苦。但彼得说(彼前3 章),掉头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对真心想服侍上帝、而非自己的人,这是下策。因为这个世界是与神和良善为敌,如果我们敬畏神、跟随神,曾经的假平安就会离开我们,我们将成为激战的中心,这个战场有时在我们身边,有时在我们内心。在这个邪恶的世代,跟随一位良善的上帝必然意味着受苦——即使在我们传福音时也一样。但是,我们仍然要传讲,因为我们相信耶稣基督。

如果你是基督徒,那么神已经命令你把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分享给其他人。



原因二:爱失丧的灵魂

传福音的另一个原因是爱失丧的灵魂。怜悯和同情有需要的人是效法基督的人必须具备的敬虔特质。圣经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如果神用这样的方式爱沉沦的灵魂,我们也应当如此。他曾用这样的爱救赎我们,我们难道不应当用同样的方式爱人?我们跟随的主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6)这样的怜悯应当贯穿我们的布道工作,并成为激励我们传福音的动力。

保罗的传道处处充满怜悯。在《罗马书》,我们读到:“弟兄们,我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罗10:1; 对比罗 9:1-5)保罗深爱沉沦的灵魂,所以才与他们分享福音。他写道,“我对你们外邦人说这话,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职分。或者可以激动我骨肉之亲发愤,好救他们一些人。”(罗11:13-14)保罗爱他们,他想看见他们得救。因此,他对哥林多教会说:为了“救些人”,他愿意成为“软弱”的人(林前9:22)。

1500 年前,论到耶稣传福音的大使命,奥古斯丁写道:

“爱人如己”。唯有你爱神超过爱自己,这样的爱才恰到好处。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要求,也应对你的邻舍有同样的盼望,换言之,对方也能火热地爱神。因为除非你把自己所追求的善分享给对方,不然,你就没有做到爱人如己。这是人人都必须竭力追求的良善,没有例外。基于这一诫命,衍生出人类社会的所有其他责任。

福音激励我们爱沉沦的灵魂。神用他的爱教导我们如何爱人。失丧之子的需要感动我们。基督的舍命激励我们。而且,我们自己已经离开罪恶、全然信靠基督的美妙。当我们这样经历福音的更新,我们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能爱人,我们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更多人。

在教会的长执同工会上,我们有时需要差派肢体传达喜讯。这个好消息可能是我们决定支持某神学生或宣教士,或教会希望邀请某人讲道,聘请某人接任教会职务和接受一位实习生的申请。这些都是好消息,我们知道对方听见一定会很高兴,因此,我们希望成为报佳音的人。

耶稣基督是一个好得无比的消息。你能想象当你分享这个消息,不会比传达上述消息更兴奋吗?但我们往往不会!起码我是这样。

传福音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我们传福音是因为爱身边的人。传福音是我们的荣幸。


原因三:爱神

但最后我想说,爱人这个理由太过单薄。我们全人,包括布道的动力,必须出于爱神。

爱神是惟一够分量的传福音动机。爱自己将逐渐蜕变为自我中心,爱沉沦的灵魂,将因为对方的不可爱冷却。当布道的艰难变得难以逾越,一切来自人的方法都已穷尽,唯有爱上帝才能让我们继续跟随他的脚步,宣告他的福音。唯有我们爱神——或者说,更关键的是神爱我们——才能避开危险的缠绕。博取人心或世界的成功可能诱使我们稀释福音,唯有爱神才能让我们坚持跟随他的真理和道路。

最后,传福音的动机必须出于渴望上帝得到荣耀。这是主耶稣一切作为的动机(约17)。在《以西结书》中,当神解释他将如何对待悖逆的百姓,经文不断重复下述字眼:“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结12:16; 20;20; 参考述说三位一体神彼此相爱的经文,例如,约3:35; 5:20;14:31)耶稣教导我们,基督徒的行为将使天父得到荣耀:“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15:8)因此,我们传福音必须出于荣耀神,因为我们在向神所造的世界宣告神的真理。

神将因为被人认识得到荣耀。当世人真正认识神,神将得到荣耀和赞颂。彼此分享真人真事未必荣耀。我们都做过羞愧的事,毫无荣耀可言。但神的身上全无瑕疵。我们向人述说神的真事,就是赞扬他、荣耀他。当世人开始认识神,这将彰显神的荣美。所以,我才在前面部分提及圣徒火热传扬耶稣基督的好消息。

传福音的呼召意味着我们把关注焦点,从自我和自身需要转向神和按照他形象所造的万民。他们仍然远离神,与他为敌,需要从罪恶和愧疚中得到救赎。当我们向神的受造物传讲神的真理,神能因为我们得荣。这不是我们荣耀神的唯一方式,却是我们荣耀他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我们是基督徒,我们是靠着神的恩典,在基督里认识神。这并非指我们能增添神天上永恒的荣耀,而是说,当我们活在这个堕落世界,传福音是我们的殊荣。

彼得在公元1 世纪,曾就神的荣耀这样劝勉信徒:“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彼前2:12)彼得知道,信徒若能在生活中见证神和福音,神将能在末日得到荣耀。这应是我们传福音永不熄灭的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可能会忽略最重要的事。有好几次,我开车开到一半发现油箱没油,因为整个夏天我只给车加过两次油!传福音本来是头等大事,但是就像我完全忘记自己的油箱缺油,我也常常把传福音这件大事置于脑后,没有放在心上。我们千万不要对个人布道漫不经心。为帮助你更好地传福音,我将附上一些劝勉作为结束。


传福音的劝勉

以下五点建议可以鼓励你更加殷切传福音:

1)聆听他人的见证。正如我在第5 章所言,我喜欢听别人分享他们的信主经历。聆听见证能激励我更火热地传福音,让我想起基督曾经怎样改变我和我身边很多人的生命。


在加入国会山浸信会之前,你必须和我(或其他教会领袖)见面,我们会询问你一些内容,你的见证也在其中。身为牧师,这是我最爱的工作内容之一。我已经聆听过上百人的信主历程。他们的信主过程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每个人最终都归向基督,为罪悔改、信靠上帝。我们难免要问:他们如何能够走到这步?因为有人向他们传福音。

2)思想地狱的真实。我确实会常常思考短暂的今生和其后的日子。我会思想在神的震怒下,与他相见的人。就像一位清教徒所说:“没有基督的上帝异常可怕”。你是否知道他的意思?他在说,神极其美善。神对美善没有丝毫偏差、妥协、虚假,所以,他绝不能容纳半点邪恶。正如先知哈巴谷对神的形容:“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哈1:13)

所以,我们无须吃惊,神必定要刑罚那些悖逆他的人,因为他们在罪中沉沦,死不悔改。神的刑罚不只是消极的动作,将罪人移除,而是主动地刑罚罪人,每一项罪他都不会放过。你将为你不愿悔改的罪,永无止境地遭受神的刑罚,这样的处境就是“地狱”。

每逢想到这些,我都会心情沉重。因为思想地狱的真实,我能看清自己日常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这个真理能引导我如何和身边的人交流。我不是说每遇见一人,我都会立即想到“这人要下地狱”。但我确实在想:“这是一个活在神震怒之下的人。我需要把基督的好消息告诉对方,基督可以帮助所有人离开罪恶并信靠他!”

3)思想神的主权。你可能感到很意外,但神只是带领我告诉你,他主权至上的教义。保罗在哥林多城时,曾经不愿传道,至少他有些疲惫灰心。《使徒行传》说:“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神的道教训他们。”(徒18:9-11)当主告诉保罗,他在城里“有许多的百姓”,他并非在说哥林多城人口众多,因为保罗显然知道哥林多城有许多居民。那么,神在向保罗说什么?

神在告诉保罗一件事:他已经在哥林多拣选一些得救的人(神在这里说,他有许多的百姓),所以,保罗应该继续传道,这样选民才有可能得救。保罗知道,上帝希望借着他的传道结出果实。

你是否听过一些人宣称,由于神只拣选某些人得救(部分拣par 选的教义),所以传福音很徒然?但这没有发生在保罗身上。正如他随后对提摩太所言:“所以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提后2:10)保罗在《罗马书》第10 章,用极其直白的语言,深情地呼求教会差派福音使者,因为这是罪人得救的唯一方法。但在此之前,保罗在《罗马书》第9 章中清楚教导“有限拣选”的教义。因为在保罗看来,神的主权和救赎之间没有冲突。

保罗似乎觉得神主权至上的教义能激励他传道。今天,面对这个日益抵挡公开布道的社会,我们是否应该像保罗一样充满信心?我想是的。我担心今天很多的布道活动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由于传福音越来越受人排斥,我担心一些基督徒会选择弱化福音,改变其中内容,甚至不再向人分享福音。我想,如果他们能更好地明白圣经中拣选的教义,将能因此受到鼓舞。我相信,这个教义可以帮助他们在传福音时充满信心和喜乐。

可是,你是否觉得拣选的教义不仅思想狭隘,而且有所偏心?我知道这是一些人的想法。我很喜欢司布真的祷告:“主啊,求你拯救你的选民,也求你拣选更多的民!”我这么说并非对神心存不敬。我确信我不会比神更慷慨,但我也确信,神喜悦我们拥有这样的渴望,我们应当盼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他奇妙的爱和救赎。但世人如何能认识神的爱?唯有当人向他们传福音,他们才能认识神的爱。

4)思想福音。我发现福音本身拥有强大的磁力。(对基督徒而言)思想神的身份,可以帮助我们靠近他,心中充满盼望。这意味着我们能够靠近神和他的心意,越来越明白他的圣洁和他对我们的要求。

默想他人的需要也能鼓励我们传福音。人不仅有永恒的需要,也有当下的需要,因为现在他们正受到罪的辖制和捆绑。人是按照神形象所造的受造物,他们不应耗尽一生的气力反叛神,仿佛在神之外,他们的灵魂还有更好的归宿。相反,他们应当与神相交,把自己交托给他,作神的嗣子。一个人如何能为罪悔改、相信基督?唯有当人向他们传福音,才有可能。

5)思想十字架。你也要思想神在基督里的应许,这特别能鼓励我们传福音。我们这样对待神,他居然还爱我们,只单单思想这一点,已经足以让我们惊叹——这真是奇妙!他用宝血买回教会(徒20:28)。在十字架上,基督向我们显明神爱我们有多深。你能否明白这长阔高深的爱?当你思想基督如何把双臂挂在十字架上,就能明白。

或许你曾因为收到一份厚礼,窘迫不堪。这份礼物太过稀有、昂贵,甚至只想到礼物如何精心周到,已经让你感觉受之有愧。基督的十字架就是这样一份礼物。有一个人,他是这样爱我们,全然地爱,爱到死的地步!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一个人如何才能认识基督的十字架和神的慈爱?唯有当人向他们传福音,才有可能。因此,传福音不仅是责任,也是一种敬拜。

作者:狄马可 Mark Dever

832394639a42b16ee624ee36fb8caa1d.jpg
国会山浸信会主任牧师、九标志事工总裁。他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著有多本有关教会体制和教会论的书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健康教会九标志》一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户口

本版积分规则

金燈台團契歡迎您 立即登錄 申請戶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