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7:1-2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2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解释:7:1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人生的日子,相对给孩子命名;
人死的日子,相对膏抹的膏油。
以对比指向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美好的膏油为什么与死相连结?
可14:3-9
3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4 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
5 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
6 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7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8 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
9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
解释:7:2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有些事与忧伤面对面时『遭丧的家』才能学到的,在喜乐中『宴乐的家』无法学到!
团聚庆祝生日或结婚:思想是喜乐的,想到的是一些将来的愿望。
参加追思礼拜或葬礼:思想是忧伤的,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尽头。
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对这句话,《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更加直接:活着的人应该常常提醒自己,死亡在等着每一个人。
孔子的学生----子路
子路问孔子关于‘死’的问题?孔子回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意思叫学生:不要去思想‘死’的问题。
孔子把问题的焦点转移了,从「死」转移到「生」上,以「生」的哲学来回避「死」的问题。
事实上,正面去看待「死」,才能更好对待「生」。为什么经历大难、生过大病的人,会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的知道如何「生」。
因此,合理的回答应该是「若知死,必知生」。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忽略面对死亡的问题,也没有正面看待关于死亡的答案。
发展到后来,不但没思考“死”,甚至连“死”字都不愿提起:
帝王之死叫“驾崩”
平民之死叫“离世”
老年之死叫“登仙”
少年之死叫“夭折”
正常之死叫“正寝”
意外之死叫“遇难”
和尚之死叫“圆寂”
道士之死叫“羽化”
原因就是不敢正面看待“死”。
其实,逃避死亡的话题并不能逃避死亡的事实,这种做法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说:世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有一件事我们却清楚知道一定会发生,那就是‘死亡’。聪明人会好好预备,愚蠢人则只知道逃避。
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正面看待死亡呢?
因为对“死”的态度,会影响“生”的质量。
从基督教的圣经来看,自始至终都在讨论“死”的话题。圣经的第一卷《创世记》记述死的由来,中间记载如何解决罪与死的问题,最后一卷《启示录》为“死”做出了最圆满的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督教的信仰就是:探讨关于“死”的话题、解决关于“死”的问题。
一位诗人这样祈祷:诗39:4 耶和华阿,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