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623|回复: 0

【复兴系列】01.真道与圣灵的平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4 16: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复兴系列】01.真道与圣灵的


原创 2017-02-13 罗门 Forerunner國度先鋒

…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彰显出来…
(哈巴谷书 3:2 直译)
编者序:  神在每个时代都有祂复兴的作为。 此订阅号会陆续编辑发布复兴系列的信息。帮助属神的儿女,回顾教会历史上的复兴;,并寻求这个时代神复兴的作为 !
这个时代需要这个时代的复兴!要么复兴,要么死去!
天必留他(耶稣),等到万物复兴的时候,就是神从创世以来、借着圣先知的口所说的。(使徒行传 3:21 )
耶稣最后要来迎娶复兴的教会!


复兴系列 01讲—真道与圣灵的平衡



我们思想上帝在历世历代中如何藉着他的灵,主导教会的前进,从个人的属灵经验到整体教会的复兴运动,从圣灵恩赐的运行到圣经真理的平衡,这一切都值得成为今日教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历史,乃是「他的故事」(HisStory),上帝是掌管历史的上帝,人类的历史不单是讲述跟人有关的事迹,更应思想在历史的进展中,那位主导历史发展的神,因为历史的发展往往超过人所能预料的,所以在研究复兴历史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带着谦卑的态度去探索它。「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但4:32),无论是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到罗马帝国,历史总是朝向神所要它去的地方,因此基督徒的历史观不是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历史观,乃是以这位宇宙真神为主宰、为中心来看人类的历史,这样历史就不是无意义的,乃是神从古至今,甚至到永世整个过程中一切作为的启示,换句话说祂不断参与在人类的历史中,并且乐意与人类共同创造历史和写历史,研究教会历史更可以看见这种过程的发生。


教会历史定

我们所谓的教会历史是专门指耶稣以后的教会历史所以又称为基督教会历史,教会的历史也是救恩的历史,是上帝的信实不断展现的历史。2000年来教会的惊人成长。可以用主的两个比喻将基督教会的性质以及特点描写的很清楚:1.领域的扩张,如芥菜种的比喻(太13:31-32)这是数量的增加。2.革新社会强大的属灵能力,如:面酵的比喻(太13:33)这是本质的改变。

史上的两种极

今天许多的教会(包含教会历史)不断在极端的灵恩(charismatic,原意是恩赐)和极端的基要福音派(反对灵恩)中间摆,灵恩教会评论基要福音派教会太过保守,以致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基要福音派教会评论灵恩教会太过吵闹没有属灵深度[注2],因为那是初代教会新约圣经尚未形成以前所需要的而已,但事实上神迹至今仍活跃地显明在教会里,例如癌症的人得医治、已死的人得复活、生活中的困境因着神的介入和祝福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变,由绝望变成希望,神的作为和圣灵的工作仍是我们可以随时经验的。


当然从教会历史来看,因为对经文不同的经历和解释,会带来不同的神学观,同样,不同的属灵经验,也会带来不同的属灵观(就像观看一个杯子,有里外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解读的不同,但却是同一个杯子,神学的看法也是如此,有人从神的主权来看救恩,有人从人的自由意志来看救恩,虽然角度不同,但同样都是领受蒙恩得救的事实),因此在探讨复兴历史的意义和未来展望时,我们必须尽量以平衡的角度来面对彼此的不同,以学习彼此的长处,也就是在运用恩赐的同时也必须好好的教导恩赐的意义、目的,也就是说我们看重「圣灵恩赐」的同时也必须「教导真理」。
灵恩派的教会需要谦卑的学习传统福音派对真理扎根的看重,传统的福音派教会也应当对灵恩采取更开放尺度的态度,彼此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当教会有这样认知以後,所谓的传统与灵恩才能对话,才能谈合一与未来展望。
  

属灵

圣经告诉我们应用属灵恩赐的意思就是基督的各肢体要按它们所得到的功能或目的加以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知道有某些信徒在运用属灵恩赐的时候会让我们感到混乱的情形,特别类似哥林多教会的情况,有时他们是以『自私』和『缺乏爱心』的动机来使用恩赐,这样就容易造成彼此对立。没有爱的属灵恩赐就像鸣的锣、响的钹一样,让人觉得刺耳和不舒服,这或许也是福音派对灵恩派反感的原因之一,因为灵恩派有时会不经意的流露出属灵的骄傲。因此,每一个信徒的责任是要(1)按着各人所得的恩赐善加运用,和(2)以爱作为使用属灵恩赐的最高原则,爱是有效的运用属灵恩赐的关键。离开了爱,属灵恩赐就无法达成目的。「原来在基督耶稣,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有功效(藉着爱心所运作出来的信心才有能力)。」(加拉太书56)


加强属灵恩赐应用的知识(传统福音派强调知识)是有效运用恩赐(灵恩派)最首要的一步。我们获得属灵的知识和属灵恩赐的运用是要有所平衡的,这样教会才会越来越健康,有了健康的教会,教会自然会增长,如果没有属灵恩赐在教会中运行,教会就越来越冷淡,聚会越来越形式化、属灵知识越来越教条化。

追求属灵

或许有人会说属灵的知识不重要(反智主义),属灵的经验才重要,特别在我们华人的传统教会里,过去有一段时间并不是很注重神学教育工作,它们认为神学教育只是一些人的头脑知识罢了!读那些神学家的书有什麽用处呢?只要努力作布道工作就够了!但是事实上,读神学就是训练我们拥有更多分辨信仰好坏的能力,帮助我们在信仰上有更多的反省,以免教会走向极端或走向异端的倾向,第二世纪的孟他奴主义由於高举预言和启示的灵恩经验,超过圣经的地位而被判为异端。


我听闻有些牧师传道人在讲道时很强调个人的属灵经验,这是好的,我们应当努力追求属灵的经验,但是在追求属灵经验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属灵的知识,比如有的传道人说:「圣经知识不算什麽,重要的是经历神。」这句话有再商榷的必要!圣经知识不算什麽吗?特别是在一个教会里面,无论它拥有多少信徒,若没有圣经的知识成为引导,教会岂不乱成一团,我们千万不能够用属灵的追求来取代圣经真理的扎根(有些灵恩派认为基督教的信仰是以经验为基础,神学只是用来解释经验的),但我们不要忘了耶稣曾说:「神是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在这里的『心灵』原文是灵(这里的灵也可说是圣灵)而『诚实』的原文就是真理,我们要怎麽来解释耶稣所说的这句话呢?意思是:上帝是灵,如果有人要敬拜天父上帝,上帝要求他们要用圣灵(心灵)和真理来敬拜他。
圣灵就是真理的灵,所以一个教会除了要追求属灵的经历以外,也要追求属灵的真知识就是真理。耶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2)今天中国大陆有一些异端出现就是在这一方面出现问题,就是只追求灵恩,但没有用真理来平衡,好像一部车子,它必须有动力系统,车子才会跑,才会前进,但它必须同时也拥有煞车系统,如果没有煞车系统来控制车子的速度,或者停下来,那麽这部车子将要面临可怕的後果,追求灵恩或属灵的恩赐,就像车子的动力系统,而属灵的真知识就是车子的煞车系统,我们看见异端的形成往往都是缺少了煞车系统,有一些弟兄姊妹信主以後,很热切追求信仰,但没有真理的教导,结果信仰带来了偏差,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教会的混乱和分裂,但是相反的在教会里也不能只有煞车系统(对灵恩有恐惧症)却无动力系统,若这样教会就失去了前进的能力,这岂不也是另外一种极端。


平衡的教导

无论是灵恩派教会和传统福音派教会,若要在真理上有所对话,我们认为应当以:信、望、爱成为对话的基础。


1、信:偏灵恩 重感性,有信心的人会看重神国度末日的实现,甚至我们现在就要经验全部国度的实现,这是灵恩派所常常强调的。但是太过於极端重视个人属灵经验的追求和预言恩赐的引导,将会忽略在现实生活中「苦难神学」的信仰内涵,就是信仰不单只有成功的概念,也有苦难的成分。


2、望:望的本质是偏向知识的,就是知道神国度已经实现,但将来才可能完全经验,以致对上帝大能的作为,例如神迹奇事和恩赐的运行会趋向保守,当然知识会引发盼望,有了知识,人才知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知识的探索,是传统福音派所看重的。但是极端的发展就是高举理性而贬低感性,盼望乃是基於对真理的认识而带来,「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罗15:4)。


3、爱:是上帝的属性,爱本身不是恩赐,「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8),爱是事奉的原动力,爱也是事奉平衡的力量,虽有爱但也不能缺少信心与盼望,信心与盼望有终止的一天(当主耶稣再来时),惟有爱将永远持续存在,这是爱的永恒性。因此若要过一个平衡的基督徒生活,这三种因素缺一不可!斯托得(Stott,JohnR.W.)在《平衡的基督教》中提到教会历史经常走在钟摆的两端,为了指出异端,反而陷入另一种极端。在书中他举出几种不必要的分裂与对立: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保守与激进的对立、形式与自由的对立、布道事工与社会参与的对立。


今日灵恩派有部份特色像教会历史上的「神秘主义」(优点是:重感性、花时间与神亲近,渴慕神的同在,以致带来灵命的更新,缺点是:重直觉,重经验,而有反理智、反知识的趋向),特别是情感上的热切、祷告上的追求灵恩经验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同时要避免属灵骄傲的态度以致带来与基要福音派关系的对立和忽视圣经和神学的探讨所带来断章取义的偏差。当然在某些基要福音派信仰的团体里,又让人感觉冰冷、沉闷、枯乾、太注重知识理论使教会失去活力,类似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受希腊哲学亚里斯多德所影响的神学,重分析与逻辑推理,神秘主义的出现就是用来平衡经院哲学),另外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以後「宗派主义」教条化的抬头[注4],又有一股反动的势力兴起,那就是敬虔主义的产生。


十八世纪摩拉维亚大复兴(Pietism敬虔主义,强调敬虔生活,十七、八世纪敬虔主义平衡了宗派主义)的主角辛臣铎夫(Zinzendorf)接纳一些波希米亚(中欧古地名,位於现捷克共和国中西部地区)逃来的难民,当大家住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因为长老会、浸信会、信义会各种宗派都有,结果在聚会时就引起一些纷争(如聚会的方式、敬拜的方式、受洗的方式、领圣餐的方式都不同),这时辛臣铎夫讲了三句话就摆平了这种现象:在基要的事上一定要一致(Inthingsessential,unity,只有一本圣经、一位救主、一个十字架、一种救法,这是属於信仰核心的问题,不能妥协)、在非基要的事,大家要有自由(Inthingsunessential,liberty,如受浸的方式、圣餐的方式、聚会方式、敬拜方式,这是属於文化层面的问题,却不是属於信仰核心的问题)、在每一样的事上要以爱心对待(Inallthings,charity)。今日或许在面对五旬节灵恩运动与传统福音派纷扰的问题上,需要常常以这三句名言来协调,深信教会的主-我们的耶稣基督,他也是赏赐恩典(提供能力给我们)、恩赐(使我们彼此服事)和恩言(彼此安慰劝勉)的主,所以他必能在教会徨无助的时候,伸出他大能的手引导他的教会,使教会从疑惑中迎向肯定、从纷争中迈向合一。



【注】


[1]卫理宗,又称循道宗或监理宗。美国卫斯理宗是脱离圣公会而组成独立的教会。其後教会分为美以美会、监理会、美普会、循理会和圣教会等。於1939年,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合并成现今的卫理公会。美以美会於1908年分出拿撒勒人会。

[2]朱植森,(灵恩问题分裂的危机),《国度复兴报》第二期,二○○二年五月26日。],甚至於有人认为今天所谓的神迹奇事的恩赐已经停止了[注:JohnF.MacAuthur赵中辉译,《从神学观点看灵恩派》,页35-36,本书作者提到:「一旦神的话完成了,神迹就终止了,神迹奇事不再需要。」,但五旬节信仰不赞成这种看法。

[3]杨牧谷着,《狂飙後的微声:灵恩与事奉》,页159。

[4]参蔡丽贞着,《主流与非主流》(雅歌出版社,2001年),页41-49。





哎...哈利路亚,签到来了4...
金燈台團契歡迎您 立即登錄 申請戶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