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829|回复: 0

活动还是栽培?青年牧养的新思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4 18: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活动还栽培?青年牧养的新思维      







a76c3f50b6502e8b7d11d42f7c45be9b.jpg
一次与某教会的青年事工传道交流,他指年青人爱活动,但团契要注重牧养、栽培年青人,常会面对二者之间的张力,要在办课程与办活动之间做取舍。很多开展青年事工的教会确实都存在类似张力,如何兼顾年青人的兴趣和教会教导的使命。我们也看到,有的教会重视活动而轻栽培,以至青年聚会多联谊、玩乐,少牧养,久之年轻人的生命未能得到长进,收获有限,流失者众。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活动与教导二元隔裂来看待呢?教会牧养中的教导使命并非是狭隘的教学模式,“牧养”的意义在教会事工中其实是一个积极和实在的参与行动,而不是完成课程可以替代的。


青年事工筹办各种活动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并且是一种有效的培育方法。牧者可以把握与引导其内容,发挥其教育功能。《从服务中学习》一书将服务实践与学习连接,提出在实践中实施教育、刺激反思。[1] 以走访接触不同群体为例,可能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年青人透过他人的眼睛,更深入的觉察自己。因为信仰本身就是对人生命状态的反应,与生活经验是有紧密的关系的,基督教会从教育本质上就应该多实践,而非成为单纯的理性讨论、知识灌输。


通过设计适合的活动参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是教会长期忽略的。可惜,我们常把信仰教导与活动切割,以致信徒印象中活动就是玩,栽培就是乖乖坐着听,顶多是加上讨论。在实践性教育施行上缺乏主动性,放弃了难得的教育机会。


笔者对丰富教会教育形式的倡仪,主要基于两点:


首先,教会做为推动信仰教育主体的同时,教会中的信仰生活体验,本身就可以发挥教育作用。


学者何瑞斯解释了“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从拉丁文的动词“跑动”(Currere)演变而来的,其指向的不仅是课堂教学,重点在经验、过程、环境中学习。[2]



教会若能突破刻板的课堂教育观念,看到青年人在教会信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进行学习时,无疑能增强学习的互动和投入,开拓更多元的教育形式。像课堂上那种正式的处境对于认知的掌握确实不错,但是基督教教育的特点,是一种“超越理解进入行动”的学习,这就要求教会要开拓非正式的学习处境。[3]


事实上,当教会开拓更多元的教育形式,让青年人更多的参于到教会群体的生活中时,教育事工本身亦能触及事工的另一群教育对象,就是教会整体的会众。在崇拜、团契等不同信仰生活中,通过群体间的融合、对彼此需要的了解等,令全会众都在这种经验中受教、成长。


其次,青年事工的教育应更多着眼于实践性环节。


在此要特别引用冯勒的“信仰成长学说”,在他的理论中,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正属于信仰发展阶段四“个人——反省的信仰”,信仰的本质是一种关系,信仰形成过程需要独立思考,基于个人与外在世界、社群并终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思考。[4]


因此,对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而言,他们正生处社会化的过程中,是将父母传承的信仰,整合、内化为自身信仰的关键时期,实践性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更真实的体验、促进他们的信仰思考。


教会应该创造性地运用信仰教育知识于实践过程中,让年轻人可以通过参于服侍、不同的活动,获得将教义、圣经知识进行生活情境应用、反思的机会,以此强化学习成果、促进学习动力、达成教育目标。[5] 如此,活动与栽培间的张力不在,教育效果又更好,岂不美哉。



[1] 徐明、杨昌裕、刘杏元等,《从服务中学习:跨领域服务学习理论与实务》(台北:洪叶文化,2008),225。
[2] 何瑞斯,《塑造与更新》,(Maria Harris),《塑造与更新》,林明珠译(台南:人光出版社,1996),60-61。
[3] 劳伦.理察(Lawrence Richard),《教会教育事工》,魏玉琴译(台北:中国主日学协会,1996),341。
[4] 吴梓明,<从西方教育及心理学理论看品格塑造与培育>,《山道期刊》第1期(1998),62-63。
[5] 徐明、杨昌裕、刘杏元等,《从服务中学习:跨领域服务学习理论与实务》,同上,153。


(本文作者简介:全职牧者,致力于灵修、辅导领域的探索、实践,经常受邀担任营会、培训等讲师,具临床牧关教育(CPE)之专业资格。)



                    


哎...哈利路亚,签到来了4...
金燈台團契歡迎您 立即登錄 申請戶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