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42|回复: 0

【传道者的神话】企业教会的实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5 07: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传道者的神话】企业教会实质         





79d65de05173d0c032335f1ef40fa353.gif

46fbdcfb8cb0e4f0c994c2eedabd8e9a.jpg

                  面对教会的问题,有人采取回避的态度,有人用“离开”示威,我却认为用真诚的心来剖析,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分析问题的机会,解决问题也就指日可待了。在以上两篇的分析之后,我的思绪并不因此而停滞,反而更显活跃。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我都愿意欣然接受。昨晚,“企业教会”的概念,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不让这份宝贵的灵感消逝,彻夜冥思苦想,终于写了一篇不得见光的“诗”。现在则用我比较擅长的形式,将它写成一篇议论的短文。


                “企业教会”并非指一间在企业里的教会,而是专指一间以企业的方式运作的教会。教会中的不同角色,都可以在企业里找到相应的身份。需要先声明的是,我所讲论的企业教会是以我所熟悉的温州教会为例,因为温州教会以老板居多,也有许多老板在教会中任要职。我在文中的指代也是个人主观的理解,仅供读者参考。若所论述的主观认识得读者的认同,我只能说:很不幸,我的主观居然成为一种客观的事实。另外,这篇文章不是以批评为目的的叫嚣,而是以守望为目的的提醒,因此欢迎一切真诚的批评和爱心的鼓励,期盼彼此的守望与虔诚的代祷。


               一般堂会都设有堂务主任或执事作为主要负责人,有一批堂委成员分管各种事工,也有一批“事不关己”的信徒。出于教会事工的需要,教会也乐意聘请一至两位经过神学训练的传道人驻堂服侍。由于老板基督徒的社会地位,往往在教会里得众人的喜爱,有时成为教会中左右堂务主任或执事的“智囊团”。曾听说有教会的老板基督徒因为企业和社会事务过于忙碌,无暇顾及教会日常事务,遂在教会选举主任或执事的时候,会谦让给其他实干的基督徒。从而,有些堂会在主任或执事之外,又会有一位“垂帘听政”的决策者。


              在市场经济驱使之下,教会如企业般运作,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影响;在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里,恩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为衡量成败的法码;在世俗文化的影响下,教会如企业般随流而去,灵命的软弱、受伤的牧者无疑不令人伤痛。若用企业行政架构来指代,就不难发现:一般堂会的主任或执事可谓是企业的总经理;堂委成员是企业的部门经理;一般信徒则是企业服务对象,即消费者;“垂帘听政”的决策者如同企业的董事长;被聘请的传道人则是企业不可多得的员工。


             “董事长”成为教会主要决策者,决定着教会大大小小的事情。每次堂委会议,若是“董事长”还没有来到,会议就开不起来,即便开起会来,也是没有决议的空谈。“董事长”如同企业形象一般,他的存在就是教会的一个品牌。他上得了讲坛,进得了政坛,处处畅通;他能说会道、深谋远虑;他分析入理、开拓进取,样样精通。他用企业管理的方式,整理出一套套规章、制度,他用个人的能力疏通关系,百事顺利。


              “总经理”是一位实干家,是大家公认的好人。他随叫随到,热心服侍,日以继夜,任劳任怨。对于教会的事务,他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忠心服侍者。他用单纯的信心奉献自己,甚至放下自己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教会的服侍里。他为自己能选上如此重要的职份而感恩。在他看来,这是神的抬举,是特别听恩典。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限制,知道自己不及许多堂委成员般精明、能干。因此,他愿意谦卑地学着服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上百般的忠心。然而,令他最为难的是由于自己的不足,他不太能使唤那些精明的堂委成员,因此他较依赖“董事长”的权威,每次堂务会议的召开需要“董事长”出席,重要决策在拍板之前,还得私下与“董事长”商量。


               “部门经理”分管各种事务,如按横向的事工分为:主日学、诗班、团契、祷告会、查经班,如按纵向的年龄分为:青年诗班、中年诗班、儿童主日学、老年团契等。“部门经理”本身是从教会中优秀的中青年弟兄姊妹中选拔出来的,他们曾在各样事工中崭露头角,被视为教会的中坚份子。但由于他们是义务服侍,正值事业发展的高峰,这种带职的服侍给予他们许多的压力和负担。他们心中深知事业与服侍难以两全,就在两者之间有许多无奈的取舍。当他们被现实所主导,无法顾及教会事工的时候,就被认为是不干事的领导。正因为逐渐抽离出来,在教会的“业务”方面,他们可能知道一些“项目”,却因缺乏训练和时间投入而使效果不尽人意。


              “消费者”就是那些每星期坐在教堂里听道的基督徒,他们是全教会服侍的对象。教会虽未打出“顾客至上”的口号,但所有事工都围着他们转。有时,他们用“消费者”独特的眼光审视着教会一切的事工。他们对教会的奉献就如同企业的利润般影响着教会的运作。他们又是教会各项事工成败的关键,每年年终的总结,都以信徒主日崇拜的出勤率、查经班的人数等等作为考核的指标。一切不合口味的信息、一切催眠般的讲道,都如同产品是否合格、是否受欢迎般影响着他们的“消费”。日常生活的境遇,“消费文化”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将时间投入到宗教生活里,“功利主义”的观念使他们带着“驱利避害”的心态来面对信仰,任何“背起十字架”、“苦难神学”都足令他们退避三舍。


               “员工”传道人大概是企业教会中不可多得的受薪者。当他们被邀请进入一间教会之时,他的专业、恩赐都受到大家的追捧。一进入企业般的教会才发现,自己需要只身面对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和消费者。他可能是董事长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可能是总经理整日督促的干事,又可能是各部门经理所使唤的工人,更可能是消费者所挑剔的产品制造者。在他服侍的全过程中,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和消费者都可以是他的老板。他以牧者的心肠进入这间教会,却如雇工般被他的“老板们”使来唤去;他以神的仆人的身份来牧养,却在无尽的事工中“听凭主怒”;他以先知的心志来传讲信息,所传讲的却被“消费者”用冷静的、敏锐的心“过滤”;他以专业的角度来提出教会发展的建议,却被“老板”以“企业利益”的理由,用非专业的手段否决。有些“员工”的“产品”正合“老板们”的要求,在人缘方面也与“老板们”打得火热,特别与“董事长”、“部门经理”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他可能事事顺心、名利双收。


                企业教会,相信不是所有温州教会现象,但它却涵盖了一部分教会的状况;企业教会,相信也是许多其他地区教会的写照,只是许多牧者凭着“爱心”容忍着。我认为,教会的运作不一定完全撇弃企业的模式,企业教会也不完全是不可取的,只是教会需要考虑如何使教会回归到神的面前,而非完全由人来掌控。另外,任何教会将牧者定位为讨好会众的“雇工”,无疑是教会的悲哀。从神学、圣经的训练来说,牧者三至四年的寒窗相信不会白费,教会应该赋予牧者以尊重和信任。企业可以让外行的老板掌控企业的未来,但也发挥“内行人”的特长,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这样,我又可以大胆地说,在教会赋予牧者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之前,可以在考虑聘任该牧者的时候,给予严格的把关和审察。




欢迎关注:丰盛“书”房,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您可以阅读到感兴趣的文章,包括讲章、灵修默想、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教会历史、口述史采访、基督教教育、信仰随笔等。可以直接点击下图,识别二维码。
elishachen2013
丰盛“书”房

5ad3974315ff0c113e12a832093612ea.jpg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哎...哈利路亚,签到来了4...
金燈台團契歡迎您 立即登錄 申請戶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