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65|回复: 0

漫谈古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2 2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漫谈古代基督教在中的传播


                                                                                                  

eba5847ec66616d289d15bbc7c15b16b.jpg



景教在主后六百三十五年传入唐朝,我们了解景教的时候要考虑到当时世界的氛围。古代世界的政治和宗教是天然合一的,没有例外,只不过有些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是搭配的,有些是斗争的,有些是政治领袖完全压制着宗教领袖。大概是这样的关系。

基督教世界的政教关系一直比较扭曲。教皇、罗马皇帝,还有封建国王之间总是有很多的斗争。有时候教皇强势,有时候世俗的权力强势。中国比较特殊,从汉朝开始宗教势力可以说已经荡然无存了。早在周朝之后,中国本土的宗教祭司制度就慢慢消失了,孔子努力恢复礼乐,不过是建立了一套人本主义的文化。后来到汉朝,董仲舒考虑要给汉朝发明一套政治正当性的由头,就稍微玄乎了一下,发明出儒家的神学术语——“天人感应”。

儒家到底是简单的道德伦理呢,还是有宗教成份?是后者。比如说,天人感应这套东西带出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神学,皇帝即天子,皇帝即大祭司,皇帝即人间的至高者,这个角色很像耶稣,皇帝在中国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恰如上帝的爱子降临到地上一样。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教关系必然是君王要凌驾于一切呢,一言以蔽之,君王冒充“耶稣”,扮演了弥赛亚的角色。

聂斯托利的神学当时被判为异端,现在发现其实他的问题挺少,主要是他对神人二性如何共存没有解释清楚。他反对称马利亚为上帝之母,这个听起来很奇怪——神的母亲是一个人?这在古代世界特别难以接受,只有圣经才说上帝道成肉身。基督教神学家很多年都理不清这个事情,底层的信徒也无法理解。

上帝降卑到一个程度,成为人的儿子,这是一个奥秘。马槽里的婴儿是神、曾经和父母一起生活、放羊、学木匠的青年耶稣是神、风尘仆仆到处传道,最后被钉死的是神……神对我们的爱就是自己完全的降卑,降卑成为人的儿子。如果我们敬畏上帝,就知道这样的爱多么深刻,类似于一只狮子突然变成人手中的玩偶,但这是狮子为了替人类赎罪降卑成这样的。

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摩尼教有一些相近的教义,它们都受诺斯底思想影响:认为宇宙有光明有黑暗有交战。古代的宗教竞争非常残酷,互相杀戮是常见的事。在古代,宗教就是人和人组成的最大共同体,古代也没有什么大公司像苹果公司之类的,国家和宗教的关系是水乳交融,有些地方国家还没有形成,全凭着宗教、民族和部落之类的联结。从历史的长河看这些宗教的变化版图,可以给我们很大的警醒。

按照圣经的启示,主耶稣再来之前世界有大灾难,在中世纪战争,或者黑死病盛行期间,还有在一战二战都有人觉得耶稣要来了。所以我们在地上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尽到责任,让自己的宗教尽可能的传播,让更多人信主,拯救更多的灵魂。


基督教将来会灭亡吗?然后,有新的宗教兴起?如果你是一个没有重生得救的人,你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会大吃一惊。如果你是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就会坚信基督教灭亡那天,也就是世界末日那一天,但我们不能坐等着那天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在这之前拯救灵魂是教会祝福世界的唯一方式,是教会给这个世界带去的最佳消息,再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教会为此而存在。


景教对中国的影响时间并不长,从景教传入到消失200多年时间,直到后来天主教来华才发现大秦碑,大家才理清了这段历史。景教在中国根基并不牢固,所以它的灭亡也并不奇怪。蒙古时期的也里可温教的信众主要是上层人士,只有基督教是向下层人士传传福音,宗教一旦民族化就失去普世性了。


在古代琢磨信仰这个事情,属于上层人做的事,底层的人只能选择接受、服从或者被杀戮被驱赶。基督教是留着鲜血,勤勤恳恳给大众在传道。景教、也里可温教还有后来的天主教他们在华的时候主要是实行给上层人传教这个策略,在古代世界这是人们首先能想到的,古人是很难想象给人民大众传教,只有犹太教传统里有这种现象。圣经里说“信徒皆祭司”,这句话伟大之处在于给所有的人平等地赋予了做人的权利。祭司在古代可是统治阶层,说“人人皆祭司”在古代意味着背后有着反动或者革命的思想。这句话在灵性上抹除了人与人的差异。

在古代的宗教典籍里,圣经当中的现象是罕见的,先知们就不说了——主耶稣、保罗、彼得,都非常有耐心给底层人民传福音。看保罗书信,就会觉得保罗好委屈,给别人写书信的时候那个语气恨不得是求你们了。这是一个很罕见的现象,对比之后你就会发现基督教很神奇,这是上帝作成的。

其他阅读:
原创|丁书奇《长城》:保卫长城,还是保卫自由

《敦刻尔克》:关于战争与信仰的反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7f7931add6a0d87f1c264b40bce551c7.png

03ec3f3a4fef6d31272c45e6b36ce015.jpg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金燈台團契歡迎您 立即登錄 申請戶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