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泉西堂历史简介
泉西堂位于泉州市区西街208号。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由英国长老会文高能牧师等同工筹建,翌年独立成西街堂会。起初租用一座民房古大厝,至1925年始建成一座土木砖结构的中西合璧的礼拜堂。这种闽南文化(带纹清水砖装饰立面与柱子,并马齿檐、条石基等)结合西方哥特式(尖顶钟楼、弧拱形百叶窗)的建筑风格博得现代建筑专家的青睐(上世纪九十年代),提议作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还有钟楼上几千斤重的大型铸铁摆钟,手摇钟体致,撞锤撞击,按其固定频率发出铿锵有力洪亮的钟声,过去远在湖心水蔡的人都听得见(那时市区房屋低矮且噪音小,故声音传得远)。据悉此钟系意大利制造,一位南洋信徒(当是泉籍华侨)买下从水路运来奉献给泉西堂的,当属珍贵的历史见证物。传闻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遭日机轰炸,飞弹掷中毗邻之民房,而近在咫尺的西街礼拜堂却安然无损,实感主恩保守!
1949年之前的泉州教会三堂素有“泉南出丁”(信徒人数最多)、“泉西多才”(知识分子比例较高)、“聚宝聚财”(信徒中从商者居多)之说。泉西堂之所以“多才”,实得益于教会办的学校培英、培元离该堂较近的缘故。每逢主日,两校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穿着整洁,列队到西堂参加主日崇拜,成了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引发不少开明人士、有影响的知识界竞相来此礼拜的“风气”。
由于众所周知的“左”倾政治原因,1958年,西堂与聚宝堂都被迫停止宗教活动,市区信徒全部合并于泉南堂做礼拜(至1966年连南堂的联合礼拜也停止了)。西街208号西堂整个场所自1958年即作为宗教界举办的“爱国针织厂”,在“文革”期间改为二轻系统之萤光灯厂。泉西堂的聚会活动一停就是30年之久!直至1988年泉州市政府为落实宗教政策拔款6万元补贴工厂令其搬离,始归还教会。于是众志成城,众弟兄姊妹义务献工在短短几个月内把几近废墟的旧堂修葺一新,于同年12月31日举行复堂典礼。1989年至今,信徒人数从二、三百人增至一千多人,聚会次数和形式、活动内容等也日渐丰富,弟兄姊妹的灵性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参加事奉的信徒从无到有,越来越多的义工,活跃在各项事工中。历任牧师有:吴封波、吴炳耀、刘锡聪、游建南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文革”中旧堂被工厂损害严重,加上木质构件被白蚁蛀食,早在1998年之前,堂委出于安全与实用的考虑,就决议必须拆掉重建,但在审批过程中受阻,因恰在那时政府有关部门意欲将它纳入下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要想翻建(无论仿造得多逼真都不行),本是绝对不可能获准的。但神不误事,在全体弟兄姊妹坚持多年恒切祷告之后,祂及时地为我们开了奇妙的路——终于在2000年建成了今天这座更雄伟壮观又适用又安全甚至还戴上文物“桂冠”的新堂。哈利路亚感谢赞美主!
泉州基督教泉西堂聚会时间
主日崇拜
上午 8:10 ~ 8:30 早 祷 会
9:00 主 日 崇 拜(会议室国语同步翻译)
下午 2:30 ~ 3:10 聚 会
3:10 祷 告 会
3:30 马可团契青年探访
晚上 7:30 马可团契活动
星 期 一 下午 2:30 器乐队排练
星 期 二 上午 9:00 常青团契
晚上 7:30 马可团契探访
星 期 三 晚上 7:30 勉励会
星 期 四 下午 2:30 堂会探访
星 期 五 晚上 7:30 堂会诗班练唱
7:30 马可团契青年活动
星 期 六 晚上 7:30 青年聚会